照片这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照片不会说谎,说谎的是图片说明”,当年实习时,曾璜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

关于新闻摄影,当人们试图将讨论变得高深一些,就会扯到“真实性”问题,但奇怪的是,它却经常只是一个口号式的质疑以及口号式的结论,甚至将结论引入玄学,它们往往讨论的是一个未经定义语境的伪“真实”问题。

照片说谎是个复杂的传播问题,并非是“假照片”这样简单。

今天,让我们将讨论归于实处,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观察一张照片如何脱离它原有的语境被滥用的。

瑞士一家杂志在报道当地抢劫案件频发问题的时候,使用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封面,一个脸上脏兮兮的小孩用枪指着镜头,标题是:“罗姆(Roma)人来了。”(上图)

这张封面照片的使用,在瑞士、奥地利和德国引发了一场争辩,许多人都认为其带着强烈的种族歧视色彩。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发现照片的内容完全被曲解了,《纽约时报》的博客Lede对这一事件方方面面的声音做了一个综述:

根据一家德文报纸报道,照片拍摄地点其实是科索沃的一个垃圾场,小男孩手里拿的枪是玩具手枪。这组照片是由意大利摄影师Livio Mancini在2008年9月拍摄的,图片原始说明是:这些小孩和他们的家庭靠拣拾垃圾谋生。不管是科索沃人还是塞尔维亚人,都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但是在德国这家名为Die Weltwoche的德语周刊中,不仅照片在封面上被加上了耸人听闻的标题,其所关联的文章也秉持这样的观点:“从东欧来的罗姆人家庭,他们对不断增长的犯罪负有很大责任,他们来了,他们偷窃,他们随后离开。”

在欧洲大约有一千到一千两百万的罗姆人(也被称作吉普赛人),他们往往受到歧视和不公待遇,Die Weltwoche这份杂志的做法已经遭到瑞士当地反歧视组织和罗姆人组织的投诉。

但尽管如此,该杂志的总编辑对此仍然不以为然,他声称,这张照片是对现实问题的一个准确描绘:“罗姆帮派将孩子用于犯罪,真正的问题是,没有人敢于对此站出来有所指控。”

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不得不也站出来说话,这位意大利摄影师公开发表声明,他说自己最近收到来自欧洲各个国家的邮件,询问自己是否知道自己的一张照片被使用的情况,他这才发现照片被抽离了语境错误使用,他再次强调,拍摄现场的情况是,这些孩子他们当时非常欢乐,他们的兴奋的举动,完全是因为一个外国人到来所引发。

摄影师去科索沃完成的任务是报道意大利北约维和部队在当地所做的工程建设,他听到一个朋友提到在Gjakova有一些家庭生活在垃圾场,顺带对这个故事也做了报道。

这位摄影师贴出了自己拍摄的其它照片,从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照片里孩子都是欢乐的,而瑞士那家杂志却偏偏挑选了一张“愤怒”的照片。

摄影师Livio Mancini在做科索沃垃圾场报道中拍到的照片,孩子们只是在愉快地玩耍

这家杂志所犯的错误是用一则与照片无关的文字说明曲解照片,把新闻照片当插图来使用。但是,只要是来自新闻现场的照片,它和原初现场之间的关联(时空关系)不能割裂,这种南辕北辙的用法完全是错误的,其强加的观念必定不能被读者接受。

图片编辑们,在你们为一些文章“配图”的时候,当你从图片库中拿到一张新闻照片,将之配在另一则报道中,请三思而后行;切记要尊从照片的原始图片说明。如果不能做到这个,其实像本文案例里的这种观点性报道,在新闻摄影领域也有解决办法,完全可以使用创意摄影的方法来完成报道的工作。

Comments (14) Write a comment

  1. 这种现象还是挺普遍的 尤其常出现在重要政治人物的照片中
    记者常利用抓拍、重叠等方法将政治人物并没有任何涵义的的表情、姿势和周围的人物及环境人为的建立起联系 表达自己的观点 或者引发某种隐喻
    想探讨下 如果本文所说的现象是完全错误的
    那以上现象是否也不可被接受?如果可以接受,那他们的区别或者说界限在哪里?

    Reply

    • pro_duo说的这种政治人物的情况和这里的案例不一样,boni提到它不会让读者“曲解”,这是问题的关键,就是传播过程中的“读者期待”是怎样,他会怎么看照片,政治人物甚至明星的照片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被用作“比喻”和“象征”和其原始拍摄的场合关联性不强,这对读者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并且颇有些约定俗成。
      但在本文这个案例里,应该是拿一张新闻照片去说另一个新闻事件,显然是不能被读者理解的。

      其实你提出这个问题,也会让我们更看清在新闻摄影所谓的真实和虚假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而且它的真假问题是在传播中产生的,因此读者如何理解照片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Reply

      • 嗯。。半懂半不懂。。容我再消化消化。。。
        两位的大概意思是不是引起联想是允许的 故意“曲解”应该是不当的

        我再假设另外两个情况:
        1、这照片下面加一个文字说明:一名在垃圾场玩耍的roma小孩。这样好像既达到了编辑的原本意图,又规避了部分责任?
        2、如果这是采访一个roma犯罪家庭过程中遇到的小孩(但是小孩仍是一名纯洁无辜的小孩),他同样是在无邪的玩耍,那图片是不是就可以使用咧?
        嘿嘿 我觉得自己有点捣乱。。 [:^^3:]

        Reply

        • 以上情况2没说清补充下,这小孩的家庭成员有犯罪,但是小孩没参与过,之类的

          Reply

          • 伦理的问题应该拿很具体的案例来讨论,很难泛泛而论。你的假设2,这种情况下照片是和文章内容相符的,事实上没有偏差,但是在被摄对象的隐私权上,对未成年人成长不利。假设1这样的文字说明还不够具体,时间地点都没有,那封面的那个大标题也不能用了。

  2. 我感到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只有当出了漏子,真实性才成为一个“问题”;在此之前,有多少观者愿意为真实性付出怀疑?受众缺乏这样一种阅读和观看的素养,或许也是值得新闻界重视并思考的。

    Reply

  3.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PHOTOSHOP面前,照片本身也会说谎。看看满天飞的所谓时尚人像摄影就知道了。 [:Wakeup:] 能把凤姐变成志玲

    Reply

  4. 这个问题太普遍了 媒体使用摄影师的图片 对图片内容进行了主观异端和不靠谱的推理 结果就是倒霉的总是摄影师 因为署了你的名字 这样的事情我亲历过 带来了超级大的麻烦。。。。。

    Reply

Leave a Reply to 李宇宁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