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从家里进城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坐在地铁里,我的脑子里时常会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它们毫无逻辑,但是似乎又彼此相关,我尝试把它们拉扯到一起,却感到脑子里仿佛有一套齿轮疯狂地旋转,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迸出火花, 接近崩溃。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不得不勒令自己停下来,但同时又很希望这趟车可以一直开下去,我就可以在昏睡中醒来,思考,再昏睡。

摄影就是现代社会,我看到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这让我想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作为摄影现代主义的发端,纳吉、曼瑞那群人对摄影媒介的赞赏。他们崇尚摄影的机械性能,纳吉将摄影称为“新视觉”,把相机比作人类的一双“新的眼睛”,是帮助人观察世界的辅助工具,他曾谈到:“通过相机,我们介入了一个新的空间……我们获得了一个对立体空间更为广阔和凝练的理解。”而他另外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是,“未来的文盲,是那些不懂得摄影的人。”

但是,二三十年代艺术家与摄影媒介惊喜的相遇,并没有让公众对摄影的认知深入下去。今天,也许会有很多人骄傲地站出来说,我不是文盲,但我却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真正的“盲人”。

是的,摄影就是现代社会,摄影的行为反射出现代人所面临的几个糟糕处境:一方面是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无限膨胀的消费欲,复制,生产,复制……;另一方面是把玩机器时所产生的一种世界尽在执掌之中的快感——机器代替我们“征服”世界,相机和遥控器有同样的功效,吧嗒一下关掉电视的时候,你是世界的主宰;此外,它还满足了我们的占有欲,这个小盒子可以以如此简单的方式“拥有”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异域风景,名人轶事。

但我们失去了什么呢?前几天我在华盛顿公园里看到了彩虹,我呆住了,不骗你,我有十几年没看到真正的彩虹,或者更远,大概上一次还是在物理课的实验上。我旁边的小伙子飞速地拿出相机拍照,在很短的瞬间云彩就遮住了阳光。他拍到了。但是,他只拥有了一个拷贝的彩虹,我却看到了真正的彩虹。

法国女摄影师Sophie Calle做过一个作品,叫做“盲人”(The Blind)。她询问那些从来没有亲眼目睹世界的盲人:最美的影像是什么?
“绿色,绿色最美了,每一样我喜欢的东西,他们都告诉我那是绿色的,草是绿的,叶子是绿的……我喜欢穿绿色的衣服。”这是一个孩子的回答。
我这才发现,我根本就不懂得“绿”这个词的含义。

Vicki Goldberg在一篇文章里将那些长存在人们头脑里的经典历史瞬间,称作“视觉缩写”。“缩写”这两个字体现了照片的功用以及它的乏力。缩写就是一包方便面,它很快捷地填饱你的肚子,但这和真正的牛肉面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更糟糕的是, 这种缩写掠夺了观者在场的第一经验,或者说,它让你以为自己已经在场,这种伪造的印象,抹平了人们和一切现场的距离,也就消除了一切现场的真实存在。这两天我看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和录像,我承认,我哭了,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的眼泪是多么的廉价。因为我并不是在场的人,有些体会是我不能切身感受的。这就好像去年地震中的灾难照片,我们也都对着照片流泪,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出“你们的痛苦我理解”这句话,我最近在一个纪录片中听到了这句话,怎么能呢?别人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怎么能够了解呢。

说到灾难,摄影带来另一个糟糕的地方,就是让观看没有了禁忌。 Vicki Goldberg也曾谈到人类的这种窥阴癖,她指出,这是人类的天性,它并非是由摄影而引起,但却正是在摄影、现代媒介以及消费主义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原本应该被隐藏的影像却被很直接地带到了我们面前。我想把这个话题变得通俗一些,我当年拍照时候,有一个非常天然的想法——没有什么是不能拍的,相机给我的感觉是,只要眼睛能够看到的,就可以拍下来。后来,我逐渐发现了这个错误——有很多东西,是视觉不能表达的,这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包括一些具象的场景。现在,我回过头来反思,为什么我会认为一切都可以拍下来呢?

1936年《生活》画报的发刊词虽然激情磅礴,却也在犯一样的错误:“看生活,看世界……月球背面……墙角私事……。”——没有什么是眼睛不能看到的。那个年代给我们带来很多后遗症,是照片和大众传媒勾搭在一起的效果。到了六十年代,传媒最为发达的美国,已经被影像占领。此时,一些艺术家开始反思所处的时代。他们用一种“非摄影”的态度来反抗伪装成客观档案但实质却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伪自然主义的媒介影像——它们大多数已经沦为消费品。艺术家John Baldessari认为:“相机最糟糕的地方就是取景框。”因为一旦你从这里面往外看,就开始组织你看到一切。他曾经把相机扔到空中用定时的快门拍照。

艺术家和新闻记者,谁在说真话?我是学新闻的,但我必须说,那个年代,是艺术家揭开了新闻摄影的皇帝新衣。新闻照片无法客观,反而充满了主观观念,这无须否认却也毋庸质疑,因为新闻照片,试图以证据面貌存在的新闻照片,它充当的是说服的功能,而并非是简单地给你呈现出一份原始档案。比如,尤金史密斯,他从来不避讳自己加工照片的事实,他给照片填上一只手,这就是为了增加照片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说服力。比如,著名的FSA安全管委会纪实摄影项目,其中充斥着摆拍,但是负责人Roy Stryker认为这里没有任何问题,对于他来说,为了表现出这种众所周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使用一些摄影技巧是没有问题的。而所谓摄影技巧就是利用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段,以及吸引眼球的外在形态,将信息传播给读者,这是新闻照片的信息传播链条。很多纪实摄影师自身也承认,纪实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手段。

话题终于回到了触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媒介影像的发达似乎也开始媲美美国的六十年代,或者我们早已发达到这个程度,只是并未发觉。是时候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这个由影像构成的世界了,因为我们不但在消费这些照片,同时这些照片又让我们以同样的方式来消费世界,最终我们的视觉变得越来越乏味和迟钝。

最近,我看到一段很有启发的文字,发言人是Edward Lucie-Smith,他谈到一种拍照的原始性( rawness ):

把注意力放到摄影主体上面的行为产生了另外一种特征,我将之称为“原始性”,摄影主题呈现出一种没有被烹调和改造过的样子,那种所谓的消化过程:视觉元素为了创造照片的需要被改造和吸收的过程,并没有发生,观看者必须自己实施这个过程。

我爱极了这段话,它让我发现,我之前所看到的影像都是被人家嚼过的残渣。

不仅仅触发视觉,还有听觉,嗅觉,有原材料的味道,大概这就是业余主义,在你拍照的时候,你关心的是摄影“主体”,而不是相机或相片。你拍到的照片,给观看者留下了很多解读的线索,而不是一个答案,甚至只是带来了一个问题。

我必须要说,这些感慨都是观看camp4投稿而引发的。有人批评我过于尖锐,以及有些好为人师,我有些在意,却也并非非常在意。我仍然觉得我没能表达清楚我的意见,即使你们已经觉得我过于尖锐了。这些照片让我有些失望,是对1416的失望,我都干了什么?说了什么?也是对摄影的失望,我们应该怎么拍?拍什么?

但是,我也想到,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还可以一直讨论下去。

Comments (20) Write a comment

  1. 我们老总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总是鼓励我们纸媒说,传统媒体有一个优势无可复制,那就是议题设置。需要告诉读者现在什么最流行,产业该怎么发展。这些设置的议题当然不是我们的,而是从专家嘴里说出来,我们归纳总结。
    美国一些IT刊物都变成了电子版,而存在的纸媒文章都很短,大概千字,全部是评论性的东西,而不是资讯。
    我们的长处是深度,不是速度,是耐食的消费品,不是快速消费品。
    照相大概也如此吧。你在传递观念,表达态度。屁股决定脑袋。纪实摄影早说,要用来改变社会。拿什么改变,还不是用观点摆出来,说服大众。
    一旦作品被写出,它就是主观+客观的产物。
    好像一句翻版广告说,理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哈哈。 [:Yeah:]

    Reply

  2. 但是,他只拥有了一个拷贝的彩虹,我却看到了真正的彩虹。
    [:-_-b:]哈哈哈哈哈 你最近思考的肯定很累很复杂吧 ,跟你以前的表述不太一样啦 :)。当我们尽力通过扩展摄影的边界来寻找他的意义的时候 ,大脑像个转速很高的硬盘,停不下来,最后的归结一般又会回到本体,原始性,因为只有这个是我们当初的最早认知,我们狂烈的思考后,“发现并断定”只有当初这段认知是“真实的”和“稳定的”,我的原则是宁可不知道,也不要被数据给弄 [:Orz:] :)

    Reply

  3. 但是,他只拥有了一个拷贝的彩虹,我却看到了真正的彩虹。

    错了,他不仅像你一样看到了真正的彩虹,而且还有拥有了一个彩虹的拷贝。虽然彩虹的拷贝已经有无数份了,被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记录方式不同的收藏者所拥有。但是独独那一份拷贝是他自己的,他发现了彩虹,还收藏了它,他和你一样感受到了彩虹的存在,一样珍惜这一份存在。是的,下一次再要见到它,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很多东西不能够长久拥有,那就让我们留一份拷贝吧。

    Reply

  4. 有一个问题有点意思,为什么想到的是20年代而不是60年代或者上上个世纪?

    显然这不是偶然,而是习惯?“习惯之后的习惯”?

    到今天谁也不问问自己自己除去这些“恶习”,我们还能有什么优良的,或者说优雅一点的东西在相机发明出来以后我们还能真正当做一件事情,有必要做下去。难道做下去的仅仅就是习惯?

    我们有必要惊叹无限的消费视觉经验吗?还是我们这么快的对消费成为了恶心?我们的女人是否已经厌恶了商场,还是我们商场是吸烟室?

    我们厌恶自己的工作,是因为工作本身?还是因为我们?

    我们厌烦消费摄影,是因为摄影还是因为我们本身?

    [:Sao:]

    Reply

  5. 非常喜欢看到关于摄影的思考,作为专业摄影师的您,能引发我这种爱好者对摄影产生思考,本身已经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尖锐吗?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得以进步。谢谢!

    Reply

  6. “他只拥有了一个拷贝的彩虹,我却看到了真正的彩虹。”

    很有同感。几年前我去北京玩,看了一场京剧,但是大半的时间都在拍,都是从取景框里看的表演,后来我发现我有的只是照片而已,对京剧本身的体验似乎是零。于是后来我看表演的时候再也不拍照了,即使带了相机,也尽量克制拍照的欲望~

    Reply

  7. 佩服,任老师可以把碎碎念组织这么长的文字。那段启发文字很受用,但我有时又会纠结于如何客观的记录或表达影像的原始性。唉~而我时常连自己的纠结也表述不清楚,我要开始做小笔记,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 [:Yeah:]

    Reply

  8. “在以前,纪实摄影的主流性定义是揭示真相,观看事物的内面。但是我想告诉人家的却是,所谓的‘纪实’其实始终只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我认为真相如何与怎么样来框取真相并不是一回事。”马丁帕尔,我喜欢他

    Reply

  9. 任老师你好!有一套作品的卡片想邮寄给你能告诉我你的邮寄地址吗?可以发到我的邮箱cai_weidong@yahoo.com.cn

    Reply

  10. “不仅仅触发视觉,还有听觉,嗅觉,有原材料的味道”,这不如去做多媒体了,呵呵。摄影毕竟是二维的,在上面附加太多价值和意义后,它会不会难堪重负呢。。。

    Reply

  11. 同感同感。我们接收的信息越多,越缺乏自身的体验。所以,这次休假,我决定不带相机出门了。尽量用眼睛、耳朵……全身心去体验异域风情。

    Reply

  12.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咔嚓一声我就说话了

Leave a Reply to tintinwong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