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孔

我有个文档叫作“blog idea”,有一天我无意中进入了阿三的网站,我赶快在上面填上了一条:阿三:北京面孔。

写文章总是要说真话才能写得顺,说实话,和阿三说实话:第二次camp放阿三的照片“门”,我一直以为是个错误。当时我很后悔,我是喜欢阿三对摄影那种憨厚真诚的态度才放他的照片,但是我不喜欢那组照片。

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阿三时候的感觉,他很焦虑,他在拍一组名叫《北京面孔》的照片,很想把照片拍得专业,拍那种很精致的人像。当时,我还给杂志社找摄影师,我很想把他也给招募进来,原因是他会用灯。但是阿三还有工作,我的想法只好作罢。
但我很奇怪,真的很奇怪,阿三为什要做这个项目,他弄了个博客,在网上联系拍摄对象。给他们拍肖像。我其实也不喜欢这些肖像,因为有些写真照片的味道。

第三次camp放阿三的作品,我没有任何犹豫。他录了音,效果不是很好,他的被摄对象絮絮叨叨谈他们为什么要留在北京,甚至没有什么理由地谈论婚姻爱情。我觉得这片子触动了我的神经。尽管从摄影上,我觉得阿三似乎还没有摸到门路,因为他实在太白手起家了。那时候,他已经完全辞职做这个项目。

当阿三终于拍了一百个北漂,写了大量的日志。面对这些东西,我忽然开始思考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

我的同学都在哪里呢?我们这群九十年代的毕业生,“留京指标”,就是从我们那个时代诞生的名词。我们都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一种生活,一定要留在北京,租一间小房子,再攒钱买一间自己的房子,结婚,生孩子——你看那些新的小区里遍地都是新生儿。

我的学生现在也是这种生活轨迹,只是他们的留京变得越来越难,买房子也更难了。

再回过头来,我们为什么要留在北京?是否仅仅是因为我们碰巧漂流到这里?北京不是巴黎,也不是纽约,甚至不是上海,不是江南,不是厦门,没有水,没有湿润的空气,这个城市总是在翻修,扬沙。 对我来说,有一个理由,我的青春期在这里度过,白颐路还有大树的时候,我曾在这条路上骑车,晚上踏雪去舞蹈学院看过电影,在清华的走廊里看过日出。我不能离开这里,尽管,我并不是很喜欢这里。

对于更多人来说,在这个巨大的城市找到巴掌大的一点儿地方栖身,我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原因,是因为理想主义?因为这有财富,有梦想,有爱情,蕴藏着一种变身的可能,还是别的什么。在阿三的照片里,我看到他们都那么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真的如巴掌大一点儿的居所,将之变成一个有“我”存在的空间,我也能看到他们在这个城市里的繁忙劳累和挣扎。

我忽然想起,小学五年级,我住在西安附近一个叫做阎良的郊区,有一天爸爸妈妈告诉我,我们就要搬到天津去。我很兴奋地告诉我周围的朋友,轻快地溜达在街道上,在我心里面有一个关于城市的巨大的梦想,比纽约巴黎还要豪华。可其实,城市,不过就是这样。

我时常笑称认识的人都是文艺小青年,我现在觉得,这里面,阿三才最文艺,他带着一点点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执着做了这个项目,其实,我至今仍然不能完全接受他的摄影,但是又怎样呢?阿三根本就没有在摄影,而且我觉得他最好不要懂摄影。

不知道是否会有出版社给阿三的照片出个集子,它不是知青下乡,也不是80年代的理想主义,这个故事不算远,讲的就是我们这一代的故事。

王心灵:房间狭小拥挤。她笑着说,这已经是自己曾经租过房屋中最大的了……

墨涵:他说有三个梦想,一是有一块好表,二是有一辆奥迪A4复古型跑车,三是有一个女儿。这些梦想在那里呢?电车男摄

Comments (24) Write a comment

  1. 在纽约的留学生不也一样~收拾行李看着满屋子带不走的东西,很难过。

    Reply

  2. 只看这两张照片的话,看不太出写真的感觉哦。。。蛮真实蛮朴素的,学习!

    Reply

  3. 谢谢任悦的点评。
    摄影来说,很难。我觉得刚刚摸到了皮毛。以后能不能走下去,我也不知道。他只是我的表达方式之一。这一点,我认同你的看法。
    至于能否出版,现在看来,都无所谓了。
    另外,我现在又上班去了。不上班没钱啊。呵呵

    Reply

  4. [:Wakeup:] 发现很多时候,尤其是国内的,一旦提及比较好的纪实作品时,打开一看更多的是这种带着环境的肖像,大到全家福,全村福,小到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总之,经常是没有太多表情的对着镜头的人,后面是自己生活的场景。这种环境肖像是有他的优势,但不能凡是想忠实的去记录的人都这么拍吧,从民居到工厂再到文化遗产,难道全世界的拍照片的都只能使用这种模式么,连四川地震也有这么搞的,觉得太局限了,让读者都觉得反胃,无论画面里包含了多少原始信息,中性的形式有多少优势,但老这么用不能总是没有突破啊(我不是指上面的那位兄弟,我是说国内更多的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多少年后人家回顾中国摄影时,说最牛的纪实作品是一组环境肖像,然后第二牛的还是肖像,看看第三牛的还是肖像,如果这样,未免有些说咱中国人黔驴技穷吧。难道只有这一种最好的方式??这不符合上高中就学的辩证法!

    Reply

  5. 隐隐地感觉到,这些人该到脱衣的时刻了。
    赤裸地面对着北京,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我是摄影者,我会这么拍,:)

    Reply

  6. 那样的日子,被铺陈开来,很多人在不同的角度记录,最后变成一个过程。
    其实无关形式,我们太在意图片里面看到,拆分开来后看到的。看他的网站,那些图,那些字。配在一起刚刚好!

    Reply

  7. 阿三,这事儿做的真好,人都是健忘的,我七年前来京的样子,也要靠照片来回忆了,照片的形式能突破否,要看天分,对于你的专题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如果拍了一堆肉体,而没有记录下他们的境况,对于观众来说,我还是喜欢你的东西,100期的晓欢我还认识,见到她都是笑眯眯的,你能拍到她沉思的样子,不错。

    Reply

  8. 看完这组照片我在想十年后他们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个什么样子!另外特别喜欢关于每个人的文字!

    Reply

  9. 阿三 继续拍吧 照片没有专业不专业之分 只有好与不好之分
    也许你每一张照片都不是那么的出色 但也许当他们组成在一起的时候数量足够多的时候 会是一个很出色的作品
    最喜欢米诺那张 不是因为我跟她很好~

    Reply

  10. 其实他的摄影项目只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筛选而已.对于白手起家的人而言,他的起点真华丽.加油 [:Yeah:]

    Reply

  11. 阎良,我在那拍过一些东西,所以看到那些记忆里重合的字眼会很兴奋。这就如同阿三面孔之下的空间,能够让那些找到记忆重合的观看者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Reply

  12. 阿三的照片让我想起我在北京的每一个家,以及我朋友们住的地方。我很珍惜他的照片给我带来的这些共鸣。
    回答燕安知的问题,不能仅仅从形式上把握照片,尤其是不能在第一眼上就这么看,这曾经是我的错误。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起码在有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要用另一种方式来看摄影。

    Reply

  13. 拍肖像是没错的,为什么不能拍呢?就看怎么和环境融合了。就像那些优秀的小说,都写的是爱情,可角度不一样,文字风格不一样,展现的感觉也不一样。
    其实,我不反对形式感,只反对僵化的形式感。我通过这个项目才摸到了摄影的边,充满了恐惧感。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不会再怎么拍了,是不会拍了,得学习。有时候看1416,越看越糊涂。究竟再说什么,往哪个方向牵引?与其这样,不如不看这些理论,只看画册好了。那些《论摄影》之类的专著我真看不懂。反而看艺术史能看明白。这一点,我得学习。
    任悦说最好不要懂摄影,大概是说,别被这些高深的理论搞晕了吧。我也不知道。一边拍,一边想。总之,日子长的像一场恋爱。
    这组照片,有点小资。不够生猛。过于关注情绪。我给自己打75分。60分是真实的分数,也就是刚刚及格。15分是辛苦分。图片+文字才是这个完整的东西,两者不可分割,都是我的表达方式,也许文字更顺手一点。
    谢谢笑飞的鼓励。有机会像你讨教艺术和摄影的关系。我现在大量看艺术类的书,就是你说的摄影是艺术。
    霸王别激,这组照片,我不打算再拍了。到了100组,就如慢腾腾的跑到了终点,消尽精力,失去了动力。那些不好的,我也不删除,就放在网上,也验证了我走过的路。
    PS:我在阎良呆过2年。原来这么多人都在那里呆过。

    Reply

  14. 曾经跟个电视台拍体育纪录片的GG筹划说一起拍北京100,也就是记录100个人的生活和面孔,看了这个我心里说不出的感动。或许是北京的每天更让人感动吧。

    去年有了开心网,让很多流散的朋友突然就又联系上了,看大家都在做什么,混得好不好,玩儿的开心不开心,每天都在做什么。

    人和人之间的微妙联系,总也离不开一个圈儿。

    感动的

    Reply

  15. 雖然我不願意那麼說,
    不過有些人學攝影,
    可能只是做為導演路程中的一個基本功課。
    因為也許他一開始就適合當導演。
    (或者做為說故事的人的其他環節或位置,
    但不一定要是攝影。)

    阿三在回應裡的答案,很多都蠻認同的。

    Reply

Leave a Reply to 燕安知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