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爱你为什么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阵发性间歇性歇斯底里……

我要掐指算算,我已经教会多少人拍那种“很摄影的”照片呢。当你们说要学摄影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你们想要什么:特别清楚,或者特别模糊的。总之,不是眼睛看到的那种。

你会在各种自我介绍里的业余爱好那一栏填上:摄影,而所谓摄影一直都是拈花惹草,日出日落。这其实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能否请求你,请求你别又把这个“摄影”看得特别严肃。

我说的严肃,就是说,你老是认为自己在搞创作,你觉得你是一个摄影师。

八年未见的老友一同溜达,他以理工科学生特有的憨厚和严肃对我说,“我觉得,做艺术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你是说,你,还是艺术。”
“艺术。”

有时候,你说自己是个摄影师,也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这位笑话艺术的老兄,当年跟我混在一起玩摄影。我承认我拍不过他,因为他第一卷照片就把我比了下去。是海鸥单反吧,他回家去拍了他妈妈的照片,给他补裤子。

但愿我的记忆没有出错。我是不是还算是个聪明人呢?我立刻悟到了一些什么,是我和他的不同,我的第一卷照片是去圆明园拍的。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教导——不,应该是恐吓学生,谁要是作业给我拍花,我跟谁急。

我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了这种想法。我不能阻止他们,因为在大众的摄影史里,摄影就是那个样子。是甜蜜的小情歌,总是记录着美好的生活,有的时候又是一种哀嚎,背影以及不知所云的虚晃一招就代表了所有的悲伤。

我真觉得这都没有什么问题,我给我妈上过几堂不太正规的摄影课,挨个点评她的花花草草,她对这个新玩具颇为满意。我和一个摄影老师坐在博物馆里聊天,跑来一个不认识的女士,她说:你看我把色温调成蓝色,是不是很好呢?

摄影就是用这些小花招来愉悦生活。

但是,你能不能别把这太当真,我是说,别把这些照片拿给别人炫耀。你把它们拿出来,其实和某小区退休大爷大妈在街口橱窗里展出牡丹工笔画,草书书法没有什么区别。关于爱好摄影和写大字,这两项最为受欢迎的群众业余爱好之间的共同点,邱志杰在他的《摄影之后的摄影》那本书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拍一百个日出日落,就好像反复练习一个毛笔字。

迷恋布列松的街头摄影师可能不晓得,他老人家曾说自己的摄影精神是秉承佛学观念,“人们总是希望用脑来工作,但其实也必须让感性来引导自己……。”

我前两天去拜会南戈丁,屋子坐了一地的人,我没敢拍照,南的眼睛总是在四处扫射,眼神比机枪还凶。我不能举起相机,拍照真愚蠢。她的声音略带沙哑:“你问我拍什么?我不知道我在拍什么。”

西方人经过了若干年的摄影实证主义思想,早年间韦斯顿说:“相机必须用来记录生活,来探讨生活中非常物质化的一面。”,但他们又在米诺怀特(Minor White)等人的带领下开始,领悟摄影的“玄学”,并声称这是东方精神+西方理性的综合结果。

我以前没有关注过怀特,但我发现他其实很有趣,对于照片,他不再说看,而是“凝视”:“你所看到的应该是你自己的,这种体验不可能用来比较,因为那意味着存在着一个正确答案和许多错误的答案。但当人们凝视照片的时候,其实是存在着许多正确的答案,和一个错误的答案——那就是看过之后没有任何体验。”

这恰巧就是新闻摄影的问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新闻摄影繁荣期带来的后遗症就是,那些照片只给你一个答案,却使劲声称自己是一种“透明的表达”。

又要说到欧洲和美国摄影的不同。我得的那个什么尤金史密斯霍华德奖,霍华德是个研究新闻摄影的美国老爷子。在他的一本貌似很落伍的新闻教科书《真理无须同盟》中,我看到了不少坦诚的真话。

他询问一位法国图片编辑,罗伯特弗兰克和尤金史密斯有什么差别?那位编辑给出的答案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个是无为而治,一个是有为而治。

霍华德并非完全赞同欧洲摄影,但是他却悟到了一点,美国新闻摄影一直遵守的所谓法国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是完全错误的。美国记者在追求照片中被摄对象表情、动作的戏剧化,希望借此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的时候,布列松不知道在哪里修禅偷笑呢。

但这么多年来,不仅新闻摄影,各种所谓的摄影的“发烧”,大家其实都是在照片的形式上作怪。摄影怎么就这么容易让人变得浮光掠影?我甚至有些相信,不管是尼普斯还是达盖尔,在发明摄影术的时候,同时释放出一个邪恶的魔法。对此,波特莱尔痛斥过,本雅明在机械时代的艺术里也已经谈到——大多数照片都是没有灵光的。本雅明赞赏阿杰特,那个家伙的“摄影”,就是把相机上的一个小盖子取下来,然后再放回去。

阿杰特死了之后才被我们歌功颂德。

生活那么复杂,怎么就能凭着一双肉眼,和咔嚓一下就得出答案呢?

我一定选错了行当,当一个摄影老师的悲哀在于,如果你按照他们要求去讲摄影,你自己知道那不是摄影,而你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讲摄影,他们认为你没有在讲摄影。好吧,我真有些精神分裂了。

我们都是“摄影爱好者”,但你这么爱他为什么?别以为你比老爷子们思想有进步,不要因为你鄙视摄影发烧友而自豪,在纽约有个叫“城市一族”的专供时尚青年的商店里,lomo相机是和花花绿绿的衣服一起卖的。

Comments (65) Write a comment

  1. 艺术家或者一些艺术爱好者大多很敏感,对于自己总是抱着怀疑。刘晓东就说过自己的孩子不要搞艺术,去上个普普通通的班,回家看看电视挺好的。任老师我看您的博客以来,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您的真诚、疑惑、焦虑。这样的情绪可以说是我们当下社会给我们最实又最虚的反射。在职业方面,做一职业的手艺人来说,就是活一定要硬不能让别人说手潮。刘晓东还说过闲的时候爱想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当画画的时候就专心画了。喜欢就玩玩吧,能挣钱那最好不过了。说的不好,见谅:)

    Reply

  2. 歇斯底里的真过瘾。
    其实你可以叫它间歇性歇斯底里,更专业的叫法

    Reply

  3. 其实你根本已经有点厌倦恶心摄影了,就象陪伴了太多年的老婆一样,最初的激情已烧尽,面对这个走来走去就这样的一个女人再也无处释放,你常常思怀她当年的美好,又期待将来在你眼前能有个新貌再造激情,但改变和革新是漫长的,唯一要做的就是每天依然要面对她一起过活.

    Reply

  4. 人尚有圣贤愚劣之分,对大众摄影的境界高下也就没必要太在意。只要摄影的人真诚,觉得拍出了自我,对美(当然不等于体制艺术,更不等于真的艺术)有了接触和感悟,那就挺好的嘛,应该值得为他们高兴啊。毕竟一个平凡人在生活劳顿之余还想着“创作”,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即使它仅属于大众文化。

    Reply

  5. 我倒觉得布勒松的照片不是一般的机械和死板,一直都是反复挑选场景然后再等着“群众演员”经过恰当的位置

    这也算是“禅”?他老人家可是出了名的对“构图”的要求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Reply

  6. 摄影的直观性和易操作性造成了它风靡又庸俗的现实(试试看绘画能否同样“吃的开”),但另一方面它可以再造现实的特性、伪现实的特征,又为它进行了哲学的施洗,我想这方面给了我们深广得多的挖掘和发挥空间,也成为与大众摄影的区隔和鸿沟之一种。

    Reply

  7. 何必非得给摄影安上那么多的名头呢?只要拍自己喜欢的就好了。生活其实很简单的,摄影也是很简单的,只是人们非的让摄影变的复杂。更何况摄影本来就是很唯心的,不是唯物的!

    Reply

  8.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是自己最宝贵财富。对于摄影,那些前人的杰作也好,理论也好,或许是能让我们发现自己与之不同的地方,让我们能用摄影来表达这种区别,或者在记录影响的时候,打上自己的印戳。
    《我的名字叫红》里面有很好的关于艺术和署名的讨论,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Reply

  9. 这个问题问到最后,还是要回到人类为什么要发明和热爱艺术这个问题上去。
    个人觉得任悦老师是在纠结于艺术究竟能不能够以经验和知识的方式进行传授。这个还是要区别对待吧。每个人拿起相机都有一个自己的目的因。有的就是为了形式上的折腾,有的是为了能够成为一个摄影师,有的只是为了记录生活。抑或兼顾。达到自己想要的既可,如果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选择媚俗、作怪,去迎合别人的胃口,径而扭曲了自己就不得当了。 [:Yeah:]

    Reply

  10.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老师看到全班拍的花花草草,也无奈了。但是,我刚开始选择学摄影的时候,就是为了拍花花,拍蓝天。那些个深沉的东西是学摄影后才有的。 [:Bow:]

    Reply

  11. 上学时,第一个专业课是摄影史,第二个课是器材,介绍各种器材的原理,上这课时老师第一句话很风趣的说“现代电子相机足够让一只猴子拍出在技术上完美的照片”,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可似乎现在的大多数人们还在追求技术上的完美, [:Cry:] 对摄影的发展又有多少人关心呢

    Reply

  12. 好像最后一句话让前面都白说了。花花绿绿衣服可能穿起来很合身啊,时尚青年挺好嘛,上海卖LOMO也是跟花花衣服一起的,谓之“潮”。个人觉得只要别被那些传说或者自己的幻想给骗了,实实在在的,就挺好,也挺难。

    然后觉得生活里面还是拍照最有意思。

    Reply

  13. 摄影,有的人为了记录,比如拍妈妈那位,有的人为了表达,他们心里有意境,比如盖博丁比如alec soth,更多的人只是享受一个现代发明,可以快捷的产出自己的“作品”。
    这三种目的自然很不一样,需要的指导原则也不尽相同。
    任老师你是不是区别对待一下比较好呢?

    Reply

  14. 姐姐,怎么觉得你在和另一个自己谈恋爱啊。无论如何,别太严肃,太认真,胡乱谈场恋爱,那才有意思呢。 [:Admire:]

    Reply

  15. 我也经常问自己干吗这么拧巴这么较劲,最近过了那阵儿,觉着一个原因是心态年轻再有一个是闲的。

    Reply

  16. 做新闻系学生的时候如顶礼膜拜般崇尚新闻摄影,脑袋里认为不拍社会问题、苦大仇深的片子就没啥意义。
    做了几年记者,才发现所谓的新闻摄影只是滔滔大江中很小的直流,而且所谓新闻摄影的力量其实更多被这份职业所要求的拍摄内容所决定,所谓神圣的光环消退的干干净净。
    其实拍摄什么、怎么拍都无所谓,如果喜欢摄影,按快门就是了,能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1:] [:^^1:] [:^^1:]

    Reply

  17. 好久没见你上MSN了,上次说起的事情想和你再探讨一下。
    我最近在整理学生时期拍摄的底片,重新被那时候拍摄的快乐所感染。
    这段时间我也对如何把摄影进行下去感到困惑,暂时得到的答案是:可能这几年接收到的信息太多太杂,摄影似乎也变得复杂了;但实际情况是得到的信息还是不够多,所以还找不到答案。在答案清晰之前,还是继续拍照,不想那么多。毕竟我相信记录本身还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当下的中国。

    Reply

  18. 拍花花草草也很好啊,只要自己喜欢或者这些东西在某一瞬间能够触动你。

    有的时候应该是大多数时候拍照的动机和前提是因为喜欢或者触动,而现在拍照的前提多数演变为了某些功利,比如说展览、画廊、销售、成名、赚钱等等,这些几乎都成了“严肃摄影”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如果你拿起了相机准备成为一个“严肃的摄影师”,那么体现你的专业东西就是必须要走上面的那条所谓的“严肃摄影师”走的“专业道路”,这样可能你会成功,但更多人会死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站在历史之巅去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化,而如果把同一时期的记录深刻历史事件的照片和一张花鸟照片放在一起,尽管它们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不一样,但我也不认为那张历史照片的份量要比花鸟照片的份量重得多!

    喜欢比约克的人通常瞧不起喜欢刘德华的人,这通常是优势心理在作怪,这和搞“严肃摄影”的人瞧不起拍花鸟的人一样,自认为比别人高明,其实有个屁的优越感,还不是尽把一些诸如“人文主义”“社会关怀”那些莫名其妙的标签贴在自己的脸上充当胖子!

    拍什么东西我倒觉得不是很重要,如果摄影学院教学生一定要划分“严肃”和“非严肃”的界限的话,那其实就是意识霸占,是大一统。如果身边的人都不关心花鸟以及生活的细节,不再关心日出日落的美好,都拿着相机去拍观念拍“严肃”,那么生活也就没有了乐趣可言。

    Reply

  19. 好文章!!!
    不反对自娱自乐的片子
    但反对拿那些自娱自乐的片子来(办展,参赛,自封艺术家)恶心人。

    Reply

  20. 摄影很悲哀,越往深处去的时候,越无趣,越使人想远离他,摄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谁不会咔嚓一下啊,但这些人不一定都能拿起画笔,勾画出一个像模像样的美术品来,也雕刻不出一个貌似什么象形的玩意来,摄影太简单了,有一百个人在拿起相机的时候,一百个都会花不了多久就能拍的清晰,也能故意模糊,就成就了摄影,简单的使那些在认认真真理解摄影的本质和出路的人心寒,使为此倾心费力的进行批评,进行研讨的人感到不计其数的人在拥有这门简单的艺术教育的时候,口干舌燥,无比抑郁,教化要反反复复说许多遍才能使人明白摄影不是那么简单的时候,常常被一两张出其不意的影像使人闭口无语,但他们还是那么可怜,可怜到你都还不能说出来他们很可怜,这种尴尬不是能用什么艺术标准来区别人是否在摄影这么简单,而摄影的确是最简单的艺术,但它真的就这么简单,不是那么一回事,这就是很多人在成就了摄影的名声之后,放弃摄影的原因,放弃这门艺术无疑就像毕加索质询的哪句话一样,你放着金矿不采,却去刨土山。摄影有时得远离一下,冷清一下,而且最好别提自己在摄影,这会令人不寒而栗,浑身打颤,摄影,是个简单的危险的玩意,但,必须有人去正确的使用,去做摄影真正该去做的事情,虽然这么简单。哎~~~~~~~~~~~~~~~~~~~~~~~~~~~~~~~~~~~~~~~~~~~~~~~~~~~~~~~~~~~~~~~~~~~~~~~~~~~~~~~~~~~~~~~~~~~~~~~~~~~~~~~~~~~~~~~~~~~~~~~~~~~~~~~~~~~~~~~~~~~~~ [:Orz:] [:Orz:]

    Reply

  21. 一个完全不懂所谓“摄影”的人,也许不经意还能拍出点充满情绪气氛的照片。
    可稍微愿意讲究些的就怎么拍怎么都不够真诚了。 [:Cry:]

    Reply

  22. 摄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载体,不过是艺术这头大象的一条尾巴.我不想象盲人一样的学习,要了解艺术史,摄影史,知道他们如科学一样是有历史,有积累,有超越,我们看不懂是因为无知,精神的境界由观念行动体现,由摄影的画面来传达,摄影是最直接迅速体现摄影者观念的载体,而主导观念的大脑中都装了什么货色,照片都显现了出来,平庸,贫瘠,呆板,做作,虚假,嚎叫,而摄影术发明后最体现摄影价值的功能却被荒废了—真实的记录,自由的表达.

    Reply

  23. 深入的思考总会把认真的人们领入绝望的境地,尽管如此,我们中的部分依然面对着这份绝望得走下去。

    深爱艺术,所以才怀疑自己。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想,事实上,当我看完最后一段后,心情是很压抑的。然而再看过了guo的留言,这种压抑又突然剧增。

    也许在回复留言之前我曾打算把文章再看一遍,但是我没有这么做。

    事实上,我确实不应该对本文太当回事儿,大多数的你也是。

    原因很简单,一个拿相机的人,他还没有按过足够多的快门,洗的卷还不能撑满一抽屉,他不过曾经对影像还存在幻想,他了解自己绝不会无法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而彻夜不眠,所以,他还没有开始怀疑摄影和自我间纠缠矛盾的关系,所以,他没有必要提前体验任悦的这种荒芜感的。我是想说,这种体验于大多数的摄影人而言是无益的。

    今天有点儿不同,我还疑惑自己进的是不是1416呢。有点儿怪异的气氛,却也很好。

    真正的怀疑者在很久以前已化为灰烬,因为怀疑者常常被他人鄙夷,人们不过认为这些家伙正在”庸人自扰之”呢。

    然而,怀疑的简单表象后面,藏着一间很大的屋子,里面住着老人。

    Reply

  24. 为什么我们如此爱它,割舍不下,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有过,现在已经渐渐想开,爱它是种缘分,那就不要太去在意精神和理论的纠葛,本来就没有完全的对与错,静观其变,在混乱中寻找乐土! [:Automan:]

    Reply

  25. 我不知道仁悦为什么产生了厌倦感,但事实上,我自己最近,还有我熟识的几位身边的摄影人,都或多或少的对摄影产生了厌倦,一点也不想碰相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知道有很多原因促使这几个人,包括我,对摄影产生了怀疑,摄影到底能不能担负起点什么?能不能,一直在拷问我自己,但是,他就这么简单,谁愿意让他担负起什么责任?是谁赋予了他去担负什么?是批评家?是艺术史?是影人自己?那么谁去承认这种担负?谁去确认这种担负?

    一直以来,我还是幻想摄影必要的要能够担负!但事实上,有点一厢情愿!好,那么简单点,去拍些无关痛痒的情绪吧?但这不是我要的,矛盾就来了,而且,即使你放弃某种摄影的方式,无疑如同放弃了某种乐趣一样,摄影虽然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做到该做的事情,但是,回响是那么的微弱,回应是那么的低沉,没有预期到摄影的声音竟然如此浅薄,致使从高端批评,直至底层的切身实践,都不足以显出我所期望的那种声音,摄影无一例外,甚至至始至终,都在扮演着一种尴尬的角色,需要它的时候,它很有分量,不需要它的时候,它什么也不是,以至我们自己都看轻了这种行为。

    [:^^3:] [:^^3:]

    Reply

  26. 任悦老师越来越幽默了~
    难怪我现在不拍花花草草日出日落了,因为我最不爱做的事就是练字~

    Reply

  27. 又联想到博联社那边的萧沉,有一年左右,我非常喜欢三个人的博客,仁悦,林路,萧沉,现在,已经有一个确认暂时要离开摄影,一个已经开始厌倦摄影,一个,还在继续清醒着做自己,客观且冷静的对摄影进行着深层次研究,而走掉的,开始厌倦的,无一不是及其性情的表现,是可爱的,本性里,是较真的,是有大抱负的,但愿仁悦也仅仅是一时的愤怒,而不是真正的厌倦,但愿萧沉能在冷静思考之后,重新做回战士,但愿林路坚持下去,摄影虽然有那么多不是,本身的原因,更有人的原因,但对摄影的心,都是炽热的,不管走到那里,摄影的根本还是能够使人成为人,所以冷静之后,牢骚之后,该说还得说,该做还得做,应为路是对的,只是崎岖了些,坎坷了些。

    Reply

  28. “当一个摄影老师的悲哀在于,如果你按照他们要求去讲摄影,你自己知道那不是摄影,而你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讲摄影,他们认为你没有在讲摄影。”——然也,哈哈

    终于愤了,
    貌似愤怒才出好文字啊,哈哈
    好文章! [:Automan:]

    Reply

  29. 嗯,我一直关注高楼的崛起,但实在插不上话。

    各位能否小小地跟随这篇文章幽默一下? [:Orz:] 怎么都这么严肃呢? [:Orz:] 我还没有开始严肃讨论摄影呢。

    印象深刻的是前面有人提到的“大老婆”的事儿。 [:-_-b:]

    Reply

  30. 换一个视角,一些也用摄影的形式做作品的艺术家,他们认为如果还纠缠于摄影怎么怎么的,实在是初级,你是否有自己的摄影语言,是否能持续的表达你的思想,才是主要的,年龄小,没有积累,思想没有厚度,迷茫是必然的过程,人都要这么走过来。

    Reply

  31. 瞎子都成摄影家了,大家还在这发什么牢骚哦。。。赶紧闭着眼拍去吧。

    Reply

  32. “妳看我把色溫調成藍色,是不是很好呢?”
    親愛的,簡直棒透了!

    「我不知道我在拍甚麼」。Nan Goldin的答案應該是很誠實。

    「真理無須同盟」,譯成中文了嗎?(應該跟荒木那本﹂寫真的話」一樣會好賣喔)
    好像該找來看看。

    guo同學我最近才剛把林路的Blog列入我的最愛呢。
    (以前沒注意到呀~)
    你爬過一山又一山就不怕厭倦了。 [:^^3:]

    Reply

  33. 在我的世界里不考虑摄影本身是不是艺术的问题,不管它本身有多高贵或者多低贱,我只考虑通过它能实现什么。

    Reply

  34. 生活摄影和艺术摄影本身就不同吧,一直是这样。所以,摄影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分裂的,呵呵 [:Sao:]

    Reply

  35.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自己是怎么喜欢上摄影的呢?是因为8年前第一次摸到海欧DF-1那种厚重冰凉的金属感?是因为曾经记录下某个清晨或者黄昏美景的快感?又或者是得到一些赞扬而得到的内心满足?还是用幻想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伟大”位置时的责任感?
    似乎没有答案。最近买了个索爱K系的拍照手机,觉得随时都可以拍的感觉很好。
    也可能是因为把人或者东西放在我的取景框里有猎人一样的快感吧。我瞄准别人,按下快门,内心窃喜:哈哈!你已经被我给“喀嚓”了!
    [:Automan:]

    Reply

  36. 按快门是你决定的,但是照片出来后往往由不得你决定。这就是摄影的悲哀之处。

    Reply

  37. 走了那么老远,其实最终走不出去的,是自己的内心。文章写得好! [:Sao:]

    Reply

  38. 我的三个原因:
    喜欢一种绝对的自由自主,对自己选择的控制。(本人射手座)
    恋物
    好色

    当然,不要因为喜欢摄影而阻碍了喜欢其他。

    Reply

  39. 老师为大家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某些同学总急着关上它们

    任老师善于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赋予答案,这是我长期不懈地路过1416教室原因之一

    Reply

  40. 撒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让人在极为满足、舒坦、享受,把玩中堕落到他的怀中。

    小心那些言论:“用心摄影”、“只要自己觉得好,就好”、“玩嘛,不就是个玩么?”、“聪明的猴子都能拍好照片,为什么我不能?”、“老子就是不服!”……

    Reply

  41. 摄影想的太复杂了!摄影想的太简单了!
    摄影根本就不是一个事 ,是也算是个狗p大小的事情。 [:Wakeup:]

    Reply

  42. “总之,不是眼睛看到的那种.” 乍看以为很高深,原来是说了句反话.

    nan goldin的回答是说 “你不张眼睛? 来问我在拍什么!”

    生活那么复杂,我们试图凭一双肉眼,一眨一眨…得出答案.幸好晚上闭眼的时间比较长,足以思考.

    Reply

  43.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摄影外行,被逼着风趣的文风迷住了。
    笔者想表达的东西,我想我大概是明白了 [:Automan:]

    Reply

  44. Pingback: 2009【0401-0831】(8) « 落魄搞笑艺人的退路。

  45. 一聊意义都得死。从前往后翻了100多页看到这篇文章,我最近也在纠结这些问题,好像我穿越到了你们2009年时的思考。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