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

早上又收到包子来信,说我可以关注一下他的一个比利时哥们的影展。

我看了,感慨万分。

Seppe Van Greiken要在zarah 咖啡馆展出他的作品《四号线》,大概五月的时候,四号线工程将要向媒体开放,据说它建成之后将超过伦敦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 Seppe则抢先报道了这一地下工程的进展。

坦白的说,他的照片让我有些失望。尽管这似乎已经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了,但是整个报道却依然停留在表面,每一张工人的肖像里都能暴露出他是一个陌生的外国人的身份。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另外一组照片,英国摄影月刊上有一个征集摄影项目的栏目,获奖者可以得到五千欧元的资助。 Olli Geibel是其中一个申请者。他的项目叫做《北京水危机》。这也让我小吃惊了一下。

但他的作品依然让我失望。尽管 Olli 是英国新闻摄影专业的硕士,但这个报道恐怕我只能给他六十分。我脑海里浮现了很多中国摄影师的名字,他们都能比这些老外拍得好过百倍。

但是,他们的作品依然引发了我一连串的思考。这些外国人,虽然对中国的观看有些浮光掠影,我猜想这一方面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是才出道的学生。但是你能看到他们做事情的规矩,什么时候拍,什么时候发表,用这些照片干什么,都很清楚。

他们做事有头有尾,比如,这两组报道的文字说明里,我都看到了“奥运会”,这是报道的由头也是一种推广技巧。他们还追求作品的完成效果,比如,通过各种途径展出,放到个人网站上传播,将项目用于申请基金等等。

而中国报道摄影师的作品,在哪里能见到呢?似乎只是在摄影比赛结果揭晓的时候,才看到一些,很多都拍得相当精彩。我觉得,他们真的应该让自己的身份更为明晰一些,因为他们的确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开始拍摄报道摄影的学生,不妨去看看Seppe的展览,先不要着急批驳,想一想,你在拍什么?或者是,你拍的比他好,但为何没有发出声音——我想,这也是中国年轻摄影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现在可以通过订阅很快看到您的文章,但留言就比较困难了。特来感谢您一直坚持更新,确实能学到很多很多。

    Reply

  2. 感觉好长的时间无法打开您的博客了,在没有1416的日子里我持续断定着我家的网络出了问题,甚至发誓下个月起不用长城宽带而改为歌华在线了,呵呵,看来是我误会了。

    Reply

  3. to 王久良,我家最早也用长城宽带,有的时候的确有些不靠谱,所以有的时候产生一些错觉也很正常。嘿嘿。

    Reply

  4. 这个小博文真是可以好好展开论论,
    1你拍的比他好,但为何没有发出声音?发什么声,是真声还是假唱,没有发表渠道,真的新闻或报道没有载体,这个行业的致命伤好不了,不要谈报道。有光明没前途。
    2你拍的比他好,但为何没有发出声音?他有说话的勇气么,鲜明的态度,不屈性格是报道摄影师该具备的,现在文艺青年不欣赏这个
    3中国报道摄影师的作品,在哪里能见到呢?似乎只是在摄影比赛结果揭晓的时候,才看到一些,很多都拍得相当精彩。
    如果拍的时候不考虑发表,算什么报道摄影?还在比赛,哈,没救了。
    4他们做事有头有尾,
    我希望这个交流能有头有尾就不错了,躲躲闪闪的人怎么会做有头有尾的事。
    5但他的作品依然让我失望。
    老师,这不是主要的,态度的缺失才是严重的,在关键的时间做了该做的事,你日后拍的再好 有什么用?

    任老师,出去后回身看,是否看的更客观清楚了?

    Reply

  5. to 王笑飞,感谢你一直关心这个博客。并且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最后一句话,其实我的答案是,在美国,我什么都没有学到,只是学到了一点,那就是要关心自己。也许这个有些答非所问了。
    对这个博客,我没有寄予那么大的希望,让它成为教化的工具等等。等等。我写我想写的,感兴趣的,可能是不成熟的思绪等等。博客是很好的交流工具,但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研讨问题的战场或者是论坛,等等。

    不过,我仍然觉得大家都有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只是所谓的对与错,在这里是很难呈现出来的。

    我觉得你有很多思考,希望你也可以开一个博客把这些想法写下来,我肯定会捧场的。

    但是,我不善于回答问题,更不善于讨论或者说是争论。也希望你能理解。也许回到北京之后我们可以喝酒吃肉面对面的交流,你还欠着我的饭局呢。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