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美国,纽约,抗议示威的人。Tomasz Lazar 摄影

毫无疑问,上周新闻摄影业内最大的事件就是荷赛揭晓。网易新闻的王贺小朋友给我布置了一个限时作文,所以获奖名单出来的那个晚上,我光忙活写稿子了。作业交完,挺忐忑不安的,并且时间紧张,有些观点尚未想清楚,不知当说与否,只好咽回去。

我是一个“反荷赛”分子,已经唠唠叨叨说了人家两年,有两篇文章为证:《歪批荷赛》,《挠挠》;再加上今年的《荷赛这道西餐》,真是老三篇了。接下来,我想把比赛这个事儿放到一边,稍微深究一下,因为老说“空话”就太矫情了。

昨天一天都在整理荷赛的获奖作品,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不错的索引,可以看到西方最优秀的摄影师的工作状况,了解他们如何谋生。此外,今年评委表现相当不错,他们为静态摄影师在时下如何继承传统的同时更新自己的语言系统树立了典范。总之,荷赛是一份不错的教材,只热闹一个晚上,看看谁得奖,那就太可惜了。我希望能够做个沙龙研讨和大家分享我的行业观察。(同意的请举爪~)

但愿这种研讨(学习荷赛)不要让大家觉得我观点矛盾。我批评的是把荷赛当作“正确答案”,把焦点放在讨论为什么这张照片得奖,而那张没有得奖,我反对把荷赛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比赛”来看,它的立场始终是西方的;我不接受它用人情味儿来模糊事实背后价值观念的差异。但在“技艺”的层面,这个比赛仍然是行业里的最高水准。

另外,获奖者中有不少都是独立摄影师,在这个年景,他们没拍视频,也没有投身商业,还有几个是85后的年轻人,这些人的职业生涯,对那些选择了同样道路的中国年轻报道摄影师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借鉴。可以看到,他们的视觉语言已经不是传统报纸摄影师的手法了。

比如,获得一般新闻一等奖的Remi OCHLIK,法国摄影师,1983年出生,主要拍战乱和冲突,他已经有自己的图片社 IP3 PRESS;

唯一一个以占领华尔街运动题材获奖的是波兰摄影师Tomasz Lazar ,1985年出生,原本是学IT的,照片拍得极其自在,有很多特棒的街头摄影作品(《纽约时报》的Lens曾经给他做过访问:《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超现实》);

特别感性地拍摄祖父母对抗老年痴呆症的故事的摄影师Alejandro Kirchuk,出生于1987年,作为一个阿根廷人,她的个人项目里还有一个关于足球的报道。

Remi OCHLIK和其它两位摄影师共同打理的图片社

Tomasz Lazar个人街头摄影作品集《生活的剧场》中的作品

Alejandro Kirchuk对阿根廷足球运动的报道

当然,对于荷赛的研讨自然不能离开对年度照片的论说,这个可能就不得不从形而上的角度谈了。实话说,我对今年的大奖照片丝毫不感兴趣,至于它和宗教圣像的联系,我真的是压根都没有往那里想过,但围绕其观点交锋还挺厉害,明天会说说这个事儿。大家可以预先读一读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个家伙挺会看的,最有意思的是,他竟然把大奖照片稍微调整了明暗反差和色温,我才看到,画面右侧还有半个身子。

Comments (19) Write a comment

  1. 现在网速怎么那么慢呢!就传几张照片整了一个小时。上摄影师网站看照片,要等半个小时。烦死了。 [:Orz:]

    Reply

  2. 我们的85后在哪里? 可能大部分都在婚礼里! 没有歧视婚纱一类摄影的意思,只是却是我们的85后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而85前的人也很少能把作品不断更新,或者是能又几个长期选题的。
    国内大多杂志一组专题稿费大部分3000左右,甚至有的能压低到1500,在这种体质和环境下年轻摄影师怎么成长? 稿费还不够路费呢,谁还能一直去拍?
    看了阿根廷那小伙和前几天教师里那个拍阿拉伯之春的哥们儿的片子,感觉恨踏实,扪心自问,我们的年轻摄影师谁能做到踏实这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都是扯淡。
    都说是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还有近些年来热炒的什么尊重知识产权! 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吧,摄影师投入心血拍了一组很棒的片子,到媒体一发表,稿费才2000, 这叫什么尊重你的知识和劳动???
    稿费给的少,我们认了,但是等杂志一出版,尤其是电子版一上线,各种网站会疯狂转载,摄影师的知识产权谁在尊重?
    不信?你可以在杂志上找一组图片专题,然后百度一下这组图片的名字,你就能直到你的知识,劳动有多么廉价了。

    Reply

    • 国内的稿费低当然是事实。

      不过,以我和国外摄影师接触的体会来说,他们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照片致富乃至糊口,即使是马格南这种所谓出名的图片社的摄影师,照样也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车子,没有房子,甚至没有家庭。

      我认为我们最缺乏一种环境,在这里,人们认可你的“放弃”,欣赏你的人文主义,支持你放弃主流生活追求自己精神世界所需要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有后面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钱不是束缚年轻摄影师成长的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认为这个是症结,那肯定就只有死循环。

      Reply

      • 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保留我的观点~~ 我是死硬派 hardcore. [:^^3:]

        Reply

      • 我觉得这个分析最终原点,又得回到这个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安全感的问题上···

        Reply

        • “没有安全感”,不能再同意了,所以就只能拼命为一个不存在的安全忙碌。

          Reply

      • 同意任老师说的环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环境的压抑才是阻碍人前进的关键 如果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是穷 但有机会赢得环境和社会的尊重 我觉得很多人会去选择 但不只是穷 而且遭到社会的排斥 即使再坚强的人也会慢慢怀疑自己 我们的社会做不到尊重各种行业的人 一视同仁 所以才会造成那么多人随大流 害怕是人的天性

        我觉得除了放弃和坚持 还有一些人的状态是理想假死 不放弃理想 坚持自己 但为了生活只能先把好点子好主意埋藏心中 [:Yeah:]

        Reply

        • 我们可以先在自己的小社区中,获得认同和鼓励。你的那个理想,它只是“假死”了,但你仍然还有种子,因为你没有把种子丢掉,所以它还是会发芽的。

          Reply

    • 一切源于自己的信仰! 如果只满足婚礼中华丽的片段 那这摄影已经到头了!

      Reply

      • 朋友,可能你内心对婚礼这种摄影有些偏见,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能把婚礼拍的好,一样是大师。 每年全美top10的婚礼摄影师的作品你去看看,可能一点不比你心中任何马格南,vii摄影师的片子来得要差!
        对摄影,我认为可以崇拜,可以喜欢,但是上升到信仰,我觉着没必要吧。
        别太认真,心理上可以放松一些,比太拿摄影当回事就行了。就像两人搞对象一样,太拿对方当回事,往往都没什么好结果的。
        说道信仰,我的信仰是合理的投入得到合理的回报。

        Reply

        • 我也拍婚礼,而且现在在京也小有名气。纪实摄影最难的进入、思考!

          Reply

  3. 说实话,年度照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难道不是圣母吗?
    [:-_-b:]

    Reply

    • 摄影师个人网站上有。估计荷赛的图片说明有字数限制,不过不提自己的祖父母这组照片也有其普遍意义。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