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处来,但无处可去

看到一个有关摄影图书的奖项,由Kraszna-Krausz 基金会举办,目前已经发布了进入决赛的四本摄影书的名单,其中有两本书以前介绍过:

* Susan Meiselas: In History edited by Kristen Lubbin

* The World from my Front Porch by Larry Towell

还有一本书吸引了我的注意:
•    From Somewhere to Nowhere: China’s Internal Migrants by Andreas Seibert (从某处来,但无处可去: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

Andreas Seiber摄


到这个瑞士摄影师的网站上去看了一下,发现一部跟踪他拍摄过程的同名纪录片最近也刚刚摄制完成,并且专门做了一个网站,值得探访一下。


片子看得让人心酸。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有很多西方摄影师关注中国的边缘人群,Jennifer Baichwal的纪录片《人造风景》及摄影师 Eeward Burtynsky的摄影集《CHINA》,整个表现方式与上述组合相似。
    最近学校常放映有关移民的纪录片,中国的《still life》,还有阿拉伯国家及非洲有关种族隔离的纪录片,可能非洲与它们有着更多的渊源吧。前些时间读了一本书《le septième homme》,翻译成中文应该是《第七类人》,记录阿拉伯国家移民的。

    Reply

  2. 《人造风景》 不算关注边缘吧,那摄影师真很有才把工厂机器这些巨型的死物拍得很伟大,难道是因为用了大幅底片的缘故?

    Reply

  3. 很想看from somewhere to nowhere。

    但看这一类作品,特别来自西方摄影师的,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千万别是那种把自己当上帝的。因为有些西方的摄影师就喜欢找这种容易跟人权挂钩的题材,然后回他们的国家去拿奖。我看过一部叫China Blue的电影,号称是反映广东那边offshore factory民工生活的纪录片,却摆拍了不少场景,感觉那些民工都是在导演的摆弄下表演,而不是真的在生活。导演的自恋情结是相当地重。就这个片还获得了2007年美国人类学年会影视人类学协会的头奖。 [:Orz:]

    Reply

  4. 这几张照片让我想到HNK的激流中国第一集中农民工的那些片段,最近YOUTUBE也被封杀了,但幸好一些照片还是可以看的。该篇中的照片我已冒昧地转了啊~

    Reply

  5. from somewhere to nowhere关注的视角确实不一样,很想继续看。至于当不当上帝,我觉得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大家都想很平等很真实的去记录,但是摄影本身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不去当上帝,又怎么能去关注那些与你毫不相干的人呢? [:Cry:]

    Reply

  6. 关注别人难道一定要以上帝的视角吗?绝对平等是一句空话,但是首先得问问自个儿,人家需要我这样去关注吗?我去关注他们是让我感觉良好,还是真的关怀对方?如果要关心的话,应该以什么方式?

    就算手握相机,也不过是个人罢了。哪有资格充上帝。

    Reply

  7. 呐,如果人家可以拿中国题材回国蒙事,部分原因是我们自己,了解“真实”的人没有传递好这些信息。这些眼神、post、构图其实都很形式,摄影师自己的视角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的。不过形式是必要的,首先要满足眼睛的需求,其次是脑袋,不然就光看报道好了。美女大片这样的形式现在已经跟的很上趟了,我想会轮到这块的。 [:^^3:]

    Reply

  8. Pingback: 从某处来,但无处可去: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 - 格调

  9. 任老师,这个主题让人给拍了去,我们关注的记者,却不敢去走通。
    这个主题,他们自己的中文名叫“从某处走不通的”,似乎更加有意思。比你的翻译更震撼。人就走不通,下死了结论。

    [:Cry:]

    我们的摄影记者,如果不愿意去触碰一些走不通的东西,结果也只能是走不通。在很多眼里,摄影记者的状况,比走不通的人,还走不通。

    Reply

  10. 看过了,感觉有点干涸,如果和magnum的那些作品集相比,感觉工地图片比较多,让我能够凝视看久的作品不是很多。我感觉你选了最好的做了这里的选集,最喜欢那张跨页的火车图,很震撼。那张深圳两女的颜色很西方表达。ps开始关注您的blog,超多信息!很喜欢!

    Reply

Leave a Reply to 任悦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