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pix+photo camp17在线影廊:周仰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在线影廊  这里

『摄影师』

周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报道摄影研究生毕业,从那时起她开始关注老人,毕业作品是英国的老年人公寓。回国之后,周仰开始拍摄自己的外公外婆,拍照成为她从情感上再次接近两位老人的一种方式。在最近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中,她则更多和社会公益组织展开合作,除了拍摄也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联系方法:  zyfotos@gmail.com 个人主页:http://www.zyfotos.com

『摄影项目』

老龄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上海,老龄化的数字在不断被刷新。人到老年,虽然经历过人生风雨的历练,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暗示和隐喻,却无法排遣时光流逝的哀伤。同伴一个个离去,亲人又往往无法朝夕陪伴,老人在逐渐衰老的寂寞中,会产生期待被关注的强烈心理,需要倾诉、需要被呵护、需要被人惦记。最近一两年,上海的一些社区开办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探索,在日间为老人提供午餐以及生活照料,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同龄的社交场所,具有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缓解他们孤独感的功能。

上海浦东潍坊二村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后称日托)创办于 2001年4月, 接纳了社区中的15位身体健康、行动又方便的老人。日托中心由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中心承办,这是社区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的一种尝试。除了普通的陪护和午餐,更增加了“艺术治疗”,让老年人在音乐和视觉的训练中保持身体活络、头脑敏捷。自这个日托开办之初,我就获得了拍摄许可,记录老人在其中的日常活动。

『拍摄计划』

从“日托”开办起的四个月时间里,我几乎周复一周的拍摄,不断调整拍摄方式,慢慢与老人们建立关系。不过,令我惊奇的是,在这个集体场合中,他们对于“被拍摄”并没有太多顾虑,我从一开始就被接纳了——他们是那么愿意与年轻人接触。

“日托”里的老人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一个群体,几个月之后,有的人被子女送到养老院,新的人到来。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继续关注这个“日托”,以它为样本探讨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养老问题。在下一阶段的拍摄中,我希望慢慢脱离场景性记录,更多地拍摄肖像并进行采访,同时还将走访离开“日托”的老人,以此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老年光景。

『项目点评』

  • 拍摄很细腻,题材不错,但不知道为何还需要基金支持?
  • 摄影师能够持续关注一个不太受关注的问题,难能可贵。
  • 对于这样较为静态的故事,如何在画面中找到时间流淌的感觉很有挑战。
  • 很平实的作品。希望看到更生动的场景。

Comments (3) Write a comment

    • 我倒不是这么看。因为如果摄影师的项目如果是一个身边的故事,在渠道,资金和拍摄思路上都没有问题的话,真的可以不用申请基金。

      尽管基金可以是一种项目的催化剂,但在今天,摄影师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实现这个目的,比如,你可以单独联系某个评委,听取他的意见。

      当然,这并非说摄影师不应该申请基金,我觉得在自己思路明朗,项目展开有序的情况下,应该更自信,专注把它拍完,不要受到基金评选结果的影响。自信非常重要!

      Reply

  1. 确实第一个评论太业余了 。。。。

    我建议就是月蚀平淡无奇的题材和场景,约需要摄影师眼睛的贼,心灵的敏感,否则片子也会随着题材的平淡儿平淡了。。。
    加油 [:Yeah:]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