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pix+photo camp17在线影廊:骆昌威

《大衾岛麻风病康复者》 在线影廊:这里

『摄影师』

骆昌威:广州日报社摄影记者。采访过黑龙江七台河“11-27”矿难、周正龙假华南虎照片、2008年缅甸风灾、周作海冤案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新闻。作品曾获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自然与环保类银奖等奖项及入选南方纪实摄影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等展览。去年,他的照片入选色影无忌网“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广东站入围摄影师,《拆迁风景》和《城-望》系列获邀参加2011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脱臼——大拆迁下的城中村景象》系列获邀参加2011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展。

邮件:chwei.02821@163.com

『摄影项目』

如果生命遭逢绝境,你会如何面对?

一座孤岛,一间医院,一群老人,一辈子生活——一幕幕戏剧性的情景,犹如电影在我眼前活生生地展开,悲呛而感人,然而却带我良多的思考和启发。

亲人的抛弃、社会的歧视,使他们成为大众避而不见的“魔鬼”,一直远离家园、与世隔绝。一位康复者曾跟我说,麻风病人残疾可怕,但是最怕的是活在一个残疾的环境里。医学的进步,可以医治麻风病人身上的疾患,却无法根除人们心中的冷漠和无知。麻风病,就像一块镜子,完完全全地映照出了我们人类的两极:真善与丑陋。而大衾岛上的老人,则为我们树立了人性的标杆。他们不认输、他们不自弃,硬是用残缺的身躯迸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命力,也凭着互助互爱的精神对抗着命运的不公和苦难。他们一丝不苟的生命态度,重塑了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成为了真正的精神贵族!

『拍摄计划』

一,拍摄背景:

大衾岛,位于广东台山赤溪镇南14.3海里的一座小岛。自1924年由美国传教士力约翰及华侨梁耀东先生,在此筹建麻风医院以来,曾收治1200多名麻风病人。历经80多年风雨,1000多名麻风病人、康复者或葬于高山或归于大海。时至2010年底,仍有最后44名康复者在这里孤独地生活着,大部分人都在这度过了生命的大部分时光。

2010年年中,大衾岛麻风医院传来消息准备搬迁,然而因为广州举办亚运会的缘故,直至2011年1月9日才真正实现搬迁。

二,项目介绍: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间,摄影师前后四访大衾,从人物肖像、日常生活、生存环境以及搬迁过程等方面,记录了这座中国唯一的海岛麻风医院——大衾医院搬迁前后的状况,为他们留下一份视觉的档案,也为世人留下一笔精神的财富,并且还收集了近百件他们遗留下来的物品,希望人们能看到他们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半年之后,摄影师再次回到了这所空无一人的医院,记录了被偷盗和破坏的情形以及仅存的生活遗迹。

如今,老人们搬到东莞泗安医院已经有10个多月,生活环境和条件大有改观,与外界的交往也异常频繁,周末和节假日经常会有大学生和爱心人士前来做义工,甚至还有教会的义工长期驻守照顾。

但是,在生活条件改善的背后,却始终隐含着诸多未曾解决的问题。生活费不足,医疗保障太低,很多老人的病痛没法得到有限治疗,生活质量非常低——76岁的麦细莲老人在屁股位置上有一块60年未愈的大伤口,每天让她疼痛不已。然而,最痛的莫过于心痛,亲情的疏离始终让他们耿耿于怀。吴运启、麦细莲、周昌、王德妹、司徒振焕、朱德祥……几乎所有的老人,心里都牵挂着一个地方——家。真正的家,自己的亲人,在哪里,能否在离开人世之前再相见?这应该是所有老人如今最大的愿望吧。

今年8月,一位名叫梁林标的老人患上了尿失禁,在多次催促两个儿子前来看望却无果的情况下,他最终因为太过失望而选择了上吊自杀。9月,另一位名叫朱德祥的老人,因为高血压不慎滑倒在地,最后抢救无效,亲人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短短几个月,两位老人非正常去世,实在让人惋惜和悲痛。

一年多的接触,摄影师跟老人家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甚至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得知他新婚不久,他们专门凑钱买了戒指,还有两个大红包。

三,拍摄计划:

综上缘故,摄影师决定从亲人和家的角度继续拓展这个项目,采访、拍摄其中部分老人的家人、老友、故地、亲人墓地,甚至关注他们最终的归宿地。希望以此方式,更加完整地记录他们的生命历程和社会关系;同时,也希望在拍摄过程之中能为他们寻找到亲人和曾经的家园,了却一大愿望。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会尽量通过微博、媒体以及展览等渠道,扩大信息的来源,也呼吁更多的人和组织来共同关注和努力!

另,计划对采访过程进行录音。

四,拍摄方式:

考虑到主题和现场需要,拟利用较为灵活的数码相机,采取环境肖像、社会景观等方式进行拍摄。

五,拍摄地点:

广东各地。

六,完成时间:

一年左右。

七,经费开支:

主要是来回各地的差旅费,为老人及其家人买一些礼物、药品,以及寻亲和拍摄过程中的其他相关费用

『特别说明』

毫无疑问,骆昌威的这个项目,从操作过程来看是一个很“社会纪实摄影”的项目。他真正进入了这个选题,从和孤岛老人的情感交流,到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发出的呼吁,并做出切实的努力(他曾经为老人搬迁的问题给省长写信)。摄影师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老人凑钱给他的新婚礼物,一个金戒指——足以看到他们彼此感情之真挚。

从入选的几个项目来看,骆昌威的作品是最成熟的。但经过评委的评议以及观众的现场投票,他都落选了。这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也就有了后来一个针对骆昌威的单独“剧透”——因为他的拍摄完成度很高,所以大家倾向用基金支持尚在萌芽中的项目。这个说明却带来了一些争议——不合逻辑啊?怎能因为太好而不给他奖?

“完成度很高”,是一个正面评价,但也是对骆昌威这个项目操作方法的一种批评。从他摄影作品的表现力来看,影像有些匆忙,使用了多种很摄影的表达方式——宽幅的环境,海边的人像,摆拍的静物,彩色的新生活,却让这个项目显得有些支离破碎,缺乏情感的共鸣,比如,我们虽然看到了很多老人的肖像,但似乎并没有认识他们走近他们。这种在严密的摄影计划下产生的项目,使得摄影师即使还有新的计划,观者却失去好奇心,这恐怕就是完成度高的负面效应。

基金是支持一个摄影师完成一个项目,是对一部作品延展性的评价。我认为,一个内容复杂,需要长期跟踪的社会纪实摄影项目,如何解决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纠葛,如何保证有计划但也要拥抱现实的偶然性,如何让项目有机发展下去而不是无机切割,这是每个摄影师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社会纪实摄影项目如果拍摄时间长达一年甚至几年,拍摄过程中的不断反思,透过他人对自己项目的解读产生再思考,这都非常必要。对骆的照片谈这么多,以及后来我们也通信多次,我想试图说明,这个评选并没有失败者,不是打擂台,是一个摄影师拍摄项目的路演,希望这个讨论结果对大家今后的拍摄有益。

『项目点评』

  • 已经非常成熟的题材,挺好的。
  • 题材沉重,摄影师也一味的沉重,太报社的图片版模式的拍摄了
  • 著名法国思想家福柯研究过欧洲麻疯病人,隔离与排斥是惯常的社会安排,而且这种社会区分方式仍然作为正常与非正常延续下来。这个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中国时空下的社会安排及变迁,期待!
  • 这个摄影师勇敢平和而且影像有恰当的力量。他的拍摄行为给岛上带去了人的气息,悄悄唤醒了一些东西。

Comments (2) Write a comment

  1. 谢谢摄影师和老师这些温厚的大人~~我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我们专业真不赖,要说学问,有传播政治经济学符号学精神分析这样,要说执念,有交流和理解带来的精神力量,这样。 [:Admire:]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