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请少拍点儿挂历照片

一直想写这么一篇博客,不是骂人,是想表达一下我的困惑。

每天,我订阅的各种摄影博客,官方的,民间的,都会推荐诸多摄影师作品,而且从来都不会重样。诸多像我这样的博客小蜜蜂,兢兢业业地写着“评论”,做着访谈。谈话中,摄影师们都表达了他们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但是我的感觉已经从最初的惊喜,到疲惫,直到厌烦。我看这些照片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连看都不想看,我感觉被一种黏稠的“艺术空气”包围着,透不过气来。

这些照片,是忧伤的风景,忧伤的肖像。而且不管内容如何,形式都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我之前管它们叫做“货架照片”,因为它们的生产过程像极了商品的诞生,厂商弄出一个品牌,设计师统一产品的视觉风格,产品在流水线上诞生,摆在货架上就如同某某品牌的维他命水——它们是一个整体,但是细节之处又有不同,有红的,草莓味儿的,有绿的,那是薄荷味。

我觉得这种形容太麻烦,今天早晨突然又冒出一个名词“挂历照片”,一般来说,现在摄影师完成一套作品的标准就和当年做一本挂历差不多,比如,你要拍十二张环境肖像,每张都不同,但是整体上要都有那种风格。

一位加拿大摄影师最近就拍了这么一套加纳街头肖像,推荐人说它们是“ a nice series”,但我在这些照片中看不到“nice”。我想到的问题是,这个摄影师拍了那么多加纳当地的报道摄影作品,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关注,怎么这些用财富大片的手法拍出的肖像就这么讨人喜欢呢?

olivier asselin摄

有相同烦恼的人并不止我一个。博客作者Jim Johnson在一篇博文里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英国新出版的一本画册,作者是巴西摄影师Julio Bittencourt,书名为In A Window Of Prestes Maia 911 Building《911号建筑之窗》 。

Julio Bittencourt拍摄的是巴西圣保罗的一幢废弃大楼,在一个名为无家可归组织的协助下,成百居民搬入了一幢22层高的烂尾楼,随后和驱逐他们的政府产生了激烈的冲突。Jim Johnson说,“这一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政治的故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自身的权利斗争”,但是摄影师 Bittencourt的镜头中描绘出的是什么呢?他拍了一本“挂历”,主题是“窗”,无家可归的人们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摄影师没有将之看作政治事件,他觉得自己是与一群“人”相遇,他提到:

我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故事,即便他们的墙再脏,你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许多人性尊严。

这让Jim Johnson感到愤怒。他说但愿摄影师们都别再去追逐所谓的“人性尊严”,而事实上故事里的人们正在他们自己的政治苦难中挣扎!但愿那些所谓著名的出版商不要再出版这些作品,摄影师都靠着雕虫小技来工作。

让我来再加一句:但愿男摄影师们都更像男人,还是把这种婆婆妈妈的视角让给女人吧。我的一个朋友说,你们,女人,就是喜欢“人性化”这个词儿。但是你看,这个男人他也不喜欢政治,喜欢人性。

如果再继续分析Bittencourt的话语,“我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故事”。我想,这里的“不同”,恐怕指的就是和当年约翰里斯拍摄贫民窟不同,和经典纪实摄影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是,再深究下去,为什么一定要不同?这种不同又不同在哪里呢?我揣测的答案是,很多纪实摄影师更希望自己站在故事之上,作品中闪烁出的是摄影师的名字,而不是故事本身,这是他们追求的“艺术化”。 艺术需要作者“占有”作品,但这和纪实的风格存在矛盾,因为纪实需要作者“交出”作品,照片诞生之后,它属于公众而不是作者。但是,在今天,我们这些自私的人,有几个会甘愿躲在照片后面呢?

今天,我们这些拍照片的人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摄影师都感到疲惫,因为所有的风格都被贴上了标签,常常在拍摄之前,我们就会得到各种否定,某某人都拍过了。我们只好不断让自己的作品更风格化, 垂直架构、并列结构,时空对比,我们都玩过了。我们还能干吗?

最近看到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的一句话,“我认为,存在于艺术家身外的世界,比他们自己想像中的世界要更为重要。外在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摄影,本来是一件很男人的工作,它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冒险甚至是入侵。我没有任何性别歧视,但是现在的摄影圈变得越来越女人味了,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午后阳光,田园风光,和各式各样的小小情感。

这篇文章名叫《麻烦请少拍点儿挂历照片》,我就是这个意思。

Comments (44) Write a comment

  1. 也许是每个摄影师的必经之路。这样直到有一天他自己都拍得厌烦了,他才能真正思考是不是该拍点别的什么东西。

    Reply

  2. Diane Arbus 听到了一定又大哭一场,”我不是女性摄影师,我是摄影师!”

    Reply

  3. 摄影师必须做的事不是拍照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去生活。很多的摄影师拍摄目的 [:-_-b:] 过于明确,往往就出现了“挂历照片”。

    Reply

  4. 我们这些自私的人,有几个会甘愿躲在照片后面—任老师总是很自省啊。
    我也有个疑问,现在人手一个照相机,纪实摄影是不是越来越不能当作一个饭碗了。这让我想起国内的汽车司机。80年代每个单位的汽车司机都是很吃香的工作来着,现在是个人都会开车了,司机就回归了本来面目了,马夫。
    他们追求的“艺术化”—是不是纪实摄影的突围呢,有用么。他们想离“平民”远点,反而把自己边缘化了吧。

    Reply

  5. 实际这让人生厌的“挂历照片”,我觉得恰恰是国内甚至美国的大多数的“杂志摄影”味儿。

    Reply

  6. 我觉得,恰恰是拍这些类似于挂历的照片让我感到了难处,我承认我拍不好这些照片,我总是没办法控制在我眼前让我摆布着去拍的人.

    当然,拍这类照片很省事,又很艺术,也很讨巧,重要的是,还能唬人.

    Reply

  7. 太多了就会厌烦。我们可以选择不看不听。评论者的眼光总是被这些摄影师养的挑剔。就像抱怨母鸡的蛋为什么老是长一个样子。

    Reply

  8. 人文糖水片呗

    摄影集的决定权又不在摄影师手上,在图像编辑和出版商的手上

    就算摄影师自己能拍几十种不同的风格,最后被商业选中被出版的还是图像编辑的口味

    Reply

  9. 这片文章说对到了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个是现在的照片过于甜美,腻人!
    另外一个就是贴标签,不管是摄影师或者出版商,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被贴上标签,归类! [:Cry:]

    Reply

  10. 应该结合昨天的“真心话 大冒险”的话题来看待这“挂历照片”,商业领域讲究“顾客至上”,照片风格类型也不过几十种,市场调查下不难发现顾客最喜欢哪种类型,这种调查应该不难,每种都试一遍就出来了–就是”挂历照片”讨一般大众喜欢。
    拍这种照片能够谋生,摄影师为什么不停止抱怨/牢骚去拍这种类型片呢
    至于那些“个人艺术片”,放到网络里小众范围内看看好了

    Reply

  11. 奇观式摄影大概都这样吧,”摄影,它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冒险甚至是入侵”__这只是摄影的一个维度吧.还有别的维度啊,向摄影者内心深入的,不断探索,冒险甚至是入侵,哈哈 [:Sao:]

    Reply

  12. 其实有很多时候就是不知道该去拍什么,貌似又有很多提才可以拍,但是自己的思考和技术能产生出多少的什么都不是的好照片呢?

    Reply

  13. 在一定程度上,纪实摄影偏向了艺术化,时尚化,也就是偏向了商业化,有画廊什么的来代售他们的照片,仿佛摄影师们要活命的话就离不开这些画廊、出版社。

    反复地看完了“真心话 大冒险”,“一个老摄影师的语重心
    长”,“真实的世界”,心里真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之前有一篇日志是gary knight的,http://renyue.ofpix.com/855.html
    这是纪实摄影么,这些是当代的摄影艺术么,这是什么,这是纪实、时尚和艺术杂交出来的杂种么?!不知道。

    不知道我最敬重的James Nachtwey看了会说些什么。

    Reply

  14. 同感,也可叫做,纪实中的滥情主义?文学染上滥情主义已经一二百年了,终于传到摄影……
    不过不太同意纪实/硬/男人,抒情/软/女人的对应哈

    Reply

  15. 本来人家外国大师也没几个称自己是艺术家的啊,到中国就个个都艺术化了。人家老罗啊雅明啊塔格啊都说过类似的话了呀,摄影出现,艺术退位。这个还不够你搞摄影的吊的啊。自己不看重自己,那还能怎么办。钱呗,名呗!还有,为任悦老师的一番观点鼓掌,一改往日不表述观点的态度,锐了… [:Yeah:]

    Reply

  16. 我觉得用男女的不同性别来给这种摄影行为贴上标签,不是很好的方式。我能明白任姐(这么称呼可以么。。)想表达的是对纪实摄影里面的过分商业化的成分进行批判。
    我还是坚持认为时间是决定这一切的关键,我不知道上面的摄影作品拍摄了多少月?多少年?
    设备和排场对于商业摄影或许更有效吧。

    Reply

  17. 感觉就像西方的fashion,由几个大师牵着走,又不时些小的冒起,但是冒起的都是经过大师提拔或者服装公司包装,而用户是在那里帮忙起哄的,整就这个生态系统。但也要看到还有其它“体制外”的好东西,或者体制内的干出个体制外,那就牛B了。总之就觉得画廊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太大了——谁都知这是与艺术矛盾的。

    Reply

  18. 好文。
    我一直在忽悠我身边的摄影师回到现实——现实永远超出你的想象。我一直忽悠他们回到摄影——摄影的本质力量在于记录。
    我对当下中国摄影的商业化和艺术化越来越怀疑。
    我觉得,您的博客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最好能多些这样犀利的评论——评论是思想的表达。

    Reply

  19. 还有一种缘由是市场(客户)喜欢这些套路,所以靠摄影谋生的摄影师不得不照单做菜。否则,独门创作的就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了。

    Reply

  20. 这又回到了您那天关于画廊影像的文章了。摄影师的未来需要考虑把照片考虑挂在墙上,在画廊,以此养家糊口。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照片这么有噱头,我觉得 也是因为现在时代需要所造吧。还有一个,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摄影风格化问题,我觉得看看荷赛的照片,目前的风格化非常多。每一年 你的风格化不能推陈出新,那就很难跳出来。很大的一个话题啊~ [:Orz:]

    将来流媒体了 花样多多~我觉得 未来更好玩,

    Reply

  21. 我今天可累了,不過還是想說說:
    風格化,幾乎每個攝影工作者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風格化。
    所謂的照片的簽名式。(特別是成名的)

    Salgado的照片有他的簽名式。(我不喜歡他的照片。)
    Daine Arbus也有。Nan Goldin也有,August Sander有,Eugene Atget也有。(我喜歡他們的照片。)
    即使就「直接靜照」的拍法他們都沒有那麼的「風格藝型化」,
    還是有些明顯的脈絡在裡面。
    所以我個人會認為問題可能是在風格化有沒有傷害影像之外的其他重要部份。

    Reply

  22. 哈哈,我觉得这两套都很nice啊。

    诚如wanderer 所评价,当年会开车的司机很吃香,能谋一个开车的工作。如今很多人都会开车,自然司机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人人都是摄影师时代,摄影的本质更加还原了。那就是记录。方法多样,挂历不挂历,其实也都是每一个个体的方法问题,方法不是风格,风格是风格,方法是方法。任老师不能因为某些人有方法没风格就讽刺他们,甚至嘲笑他们。

    他们摒弃风格,保留方法,其实也是给懒惰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很多人都懒的看图片了,看来看去,都是一样的风格,就跟建筑摄影一样,看多了建筑画册,你会觉得去年没新建筑,前年也没有,大前年也没有。似乎新建筑已经死掉10年甚至更久了。

    窗子那套,我觉得很好啊,不知道大家小时候玩过气枪没有?小时候,一个男人的走出去的欲望的唯一满足方法,就是打气枪。借一只气枪,随时上膛,上好子弹,等着某只小鸟落好在枝头,瞄准,打出去。没打到,继续这么等着。

    摄影师拍的这些挂历,就是瞄准的过程。人出现在窗口,就扣下扳机。所谓的决定性瞬间,也多有打鸟这种感觉。

    摄影成艺术的梦,俺们就不去做了。能找回扛一只气枪在树下等鸟儿落下的感觉,就已经很幸运了。

    有了数码相机,我连这种幸运都找不到了。 [:Wakeup:]

    Reply

  23. 这个问题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 是属于观众的
    也许是观众在日益浮躁和懒惰吧

    Reply

  24. 我觉得吧,纪实是纪实,小情调是小情调,不对立,无上下,两者都可以拍的好,也都可以拍的滥大街。

    Reply

  25. “我觉得,您的博客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最好能多些这样犀利的评论——评论是思想的表达。”——-对写“评论”,我一直有些噤若寒蝉,并非是怕得罪人或者露怯,因为过去的生活一直被挤压得没有空隙,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现在,多少能把控生活节奏,甚至过些与世隔绝的生活。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思考与大家共享。也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猛烈的批判。 [:Bow:]

    Reply

  26. 哈哈~有意思,一看标题我就笑了。 [:^^2:]
    我也老喜欢拍照片,最近也挺疲劳的,以上的顾虑我也有,您别说是摄影,这种系列风格,哈哈,我是个学服装设计的大学生,我们天天要做什么风格系列。。。。连我们老师自己都说恶心了。。。 [:-_-b:]
    相同的东西看多了就会审美疲劳,美是个相互的事,审美者也应该能感觉到自己在浮光掠影的看东西,审美者也应有自己的身外的世界。
    不是说相对大自然,艺术本身就是赝品吗。
    你所说的“男人味”,我是很欣赏的,我的理解是从一个根本的,内容的角度去创意,不那么虚飘。
    就好像我对服装的理解,也是受够了装饰过剩了,花边于装饰结构,纹理的堆砌,我想更多的考虑面料,版型,整个的形式感。
    看大街上那些个衣服“同类项”也看够了吧??

    Reply

  27. 是的,每天要做这么大量的信息浏览、筛选以及翻译,这几年坚持下来已经是很不错了。还被要求做评论,还必须是”犀利”和”尖锐”的评论,更何况这些都完全建立在免费的基础上。哎~~现在的人真不知足啊。。。。。。

    Reply

  28. 说实话看了很多这样的摄影作品后虽然有些厌,但是充斥在眼球周围的依旧是这。。。 [:Bow:]

    Reply

  29. 痛快! [:Yeah:] 感觉国内的摄影界有着类似的现象。任老师,如果站在教师的角度,能不能谈谈中国的摄影教育?尤其是到了硕士这个阶段。因为,本人最近正在犹豫是不是要考摄影专业的艺术专业硕士(FMA)。本来是很渴望能够继续深造学习。但是,总觉的中国的教育性价比太低,3年宝贵的时间,加上7-8万的高昂学费到低能换来什么真的让人心里没底……实在是矛盾那 [:Orz:]

    Reply

  30. 哈哈确实看得痛快!一直以来我就觉得摄影很多时候是无法做到平和和公平,因为他需要我们撬开心门窥视内心得领地。现在很多照片看没有一股硬汉的作风,他们都在聪明的在门外徘徊,嘿嘿。我始终无法了解拍这样照片的摄影师,将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照片。

    Reply

  31. 腻是腻了点,别说像女人味就行了 [:Wakeup:] [:Yeah:]
    [:^^3:] 话说回来,做男人也不容易,摄个影还有高要求。别人的自己的社会的。。
    真的就有那么多实可拍吗?你说别像挂历,回头都去拍所谓黑镜头了。你还得晕。哈哈!

    Reply

  32. 看来能发,于是我说两句,艺术家是提出问题的人,无论在造型上,内容上,还是媒体本身上,但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人,讨论作品男人味还是女人味的问题根本就是旁枝末节,在我看来仅仅是个作品气质问题,而不是摄影本身最重要的问题。楼上拍了黑镜头的人也许觉得男人了,但黑过之后也许仅仅是document,离所谓的艺术摄影要求是有距离的,国外把photo documentaire photo和 artistique分的很开的。 我留言主要是被其中的性别歧视所震惊,更被对所谓的小情感的批判所震惊,,Sophie calle , Annette messager, Louis bourgeois , Cindy sherman 她们这些都围饶过自己小情感的女性伟大艺术家全都要摇头的,小情感怎吗了?从小情感走出来并且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联系社会当代的大问题去表现才是要做的,在欧洲美院里,大家也不是多在乎你个人的小情感,大家在乎的是你的精神的客观化,也许这几张摄影是腻了点,但却依然是思考后的作品,后面有一个人性的关怀,有政治的敏感,也许艺术家不说透,但我们通过这照片还是能感觉到那中人在不正常的环境中的临时状态,一种人和环境的不对称的荒谬,它们依然带来我们对照片的思考,而很明显不是个挂历水平 [:Wakeup:]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