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拍照的机会(大众版)

有一次给中学生做摄影讲座,这个年纪半懂不懂的,其实很难教,我想了很久,后来决定首先要劝他们不要拍“已经存在的照片”。

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我大学学摄影期间拍摄的照片,现在翻出来,发现都是些并不需要拍下的照片。举个具体的例子,上学时候的作业,我们都纷纷跑到北大未名湖和颐和园去完成,但如果你用google图片搜索一下“未名湖”,第一屏就会得到如下结果:

很不幸,这些一摸一样的照片也曾出现在我的照相本子里。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颐和园的照片,恐怕都会在头脑里勾画出一样的形象。

这些形象,当我们在现场的时候,还会毫不犹豫地将之拍下来——否则你会感到缺失,感到此行失去了意义。对这种行为,不少人都曾有过探讨。最近,一位艺术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对此发出疑问。

摄影师Corinne Vionnet的这一系列照片叫做 “Photo Opportunities ”(拍照的机会),她把游客拍摄的旅游照片收集,然后叠加在一起,世界各地著名旅游圣地的标志形象,形成重重叠影,彼此之间构图竟然丝毫不差,地平线,标志物的位置,游客们都掌握得如此精确——原来人人都是摄影大师。

Corinne Vionnet

“Photo Opportunities ”这个英文单词,其实是美国媒体报道里的一个用语,指的是在一些新闻发布会现场,政要、活动参与者专门腾出时间,为摄影记者提供拍摄机会,都是摆拍的场景,被主办方精确控制。这种现象在1416教室之前的博客曾经有所探讨(参见“这是一个拍照的机会(奥巴马版本)”)。此种照片仅仅是为了拍下,对于在场者(摄影师和被摄对象)更有意义,更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拍照的仪式。

这种仪式也是人们旅游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天安门在那里——这个旅游目的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拍照的机会。我们用各种方法到达这里,一方面发现所见到的已经一如头脑里想象,另一方面则希望赶紧用一张照片结束这个旅行。

Corinne Vionnet

当我和中学生们提出不能拍摄“已经存在的照片”时,面部表情透露出他们的困惑。我知道,大家想的是,那就没什么可以拍的了。其实事情原本就是这样,我们能够看到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很多。怎样才能够看到更多,这的确是个问题。

(今天有些匆忙,本来想介绍一下DesignObserver里的这篇文章“Pictures of the Familiar”,也和今天内容有关,留到明天说,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预习一下。)

Comments (32) Write a comment

  1. 我当初拍摄的那组“北京背景”,其中出于这样一个困惑:怎么这么多SB在这拍照~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片尾是横向的“重叠”~http://www.photowjx.com/

    Reply

  2. 对于想拍照(而不仅是摄影)的同学来说,我的想法是坚持每天拍,大量大量的堆积。从中就能找到你自己。慢慢就能变成你的照片了。 [:Yeah:]

    Reply

  3. “XX到此一游” or “我是来打酱油的” 这两者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

    Reply

  4.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为什么要对可怜的中国中学生灌输你这些自以为是的思想呢?

    “当我和中学生们提出不能拍摄“已经存在的照片”时,面部表情透露出他们的困惑。我知道,大家想的是……”

    想的是————又是一个SB老师

    Reply

    • 您的回复中第一句没加引号,所以应该不是引用吧?在这个前提下,您的这段文字其实告诉我们,原来只需要多加一个“于”字,就可以把“已经存在”的名句变成完全原创的表达。照片或许也是如此。我认为博主想告诉大家的是,哪怕对于一些普世性的东西,我们也至少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探索。

      Reply

      • to 尼克希雷 “对于一些普世性的东西,我们也至少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探索” 这句话好,比我的“不要”说的要好。

        Reply

    • 我的老師教我們菜鳥新生攝影課時,
      也限定某些影像較強烈又大家都拍的東西不能拍。
      (我們還編成口訣:殘障廟會老人小孩狗,還可以再加上去。)
      原因是回到觀察力訓練吧–印像中老師從來沒有明講原因。

      現在回想起來很有意思。
      其成效是複雜的。
      影像強烈大辣大甜也有它的訓練課題。
      一方面似乎少了一些可以放在求職作品集中的照片。
      如果我說,我會認為,因為不能拍某些東西,
      會讓你必須開發新品項。這應該是最重要的成效。

      Reply

      • 噢?ki-one是吴老师的学生?他来我们学校演讲也谈过这个,我理解这些不能拍是因为场景本身的视觉吸引力强烈,你会被其控制,而不是你自己在“看”它们。
        这几个不准往往会引发强烈不满。呵呵。

        Reply

    • 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劝他们”,谈话发生的语境是在香港,来的是北京上海和香港本地的学生,有创造力,思想开放,“可怜”一词似乎也不适合他们。

      不是因为你贴了这个带有批评意见的回复,我就刻意要反驳你,生活在这个社会就要接受批评,我们必须承认自己会经常犯错误的这个事实。但请不要轻易给别人贴标签,比如“SB老师”,它才是造成“好为人师”和“灌输思想”的逻辑来源。

      网络这么发达,但正确的沟通却越来越少,在语境不明的状态下发生的语焉不详的辩论变得越来越多,耗费力气但没有什么成效。

      欢迎你再来,但别这么武断,批评总归是好的,但要彼此尊重,比如,我从你的言谈中依然收到这样的信息——不要轻易说“不要”,要给个体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

      Reply

      • 先说声抱歉,很多网络沟通确实容易误解
        我的SB老师的言语本意不是人身攻击,经管这通常被理解为人身攻击。

        在我的想法中,任何以教育为幌子的洗脑式灌输都是挺SB的行为。问题是我们人人都有SB的时候,我希望你能理解我这个SB不是指SB人而是一个平时不怎么SB的人做了一件挺SB的事以至于在当时情况下感觉挺SB的。

        我的认识是,摄影没有对错,只有喜好。因此我不喜欢你这篇文字只是我个人的喜好。就类似你劝告学生们不要去拍存在过的照片,这是你的喜好,不代表你能代表他们,因为这些学生不管是北京上海香港的,都是“中国”的学生,很可怜的,你要体谅他们。他们真的会把你说的当成毕生的真理的,但其实摄影没有对错。

        Reply

        • 呵呵,谢谢你的交流。没有想到你是一个“重口味”的读者。但凡来读1416的,还能留言的,我知道都是关注我写作的人,所以大家的留言我都很重视。(尽管不能一一回复)

          摄影没有对错,但可以拍的东西其实很多,我这么说,只是让大家更多理解和享受摄影,因为你不拍这些了,不就能看到更多了么~

          都是个人观点,都可以保留意见。 [:Automan:]

          Reply

        • “很多网络沟通确实容易误解”,也即网络并非全能。所以它也就不能像耶稣那样,自流宝血来洗濯我们的错误。你既然以批评斧正的姿态出现,又何必靠“摄影没有对错,只有喜好”这样的隐身衣来逃遁?
          “他们真的会把你说的当成毕生的真理的”,或许“这是你的喜好,不代表你能代表他们”。反对博主的观点,也须明白鲁迅所说“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更何况我们并没能看到你的任何证明。

          Reply

          • 网络其实不适合深度的交流,缺乏语气,表情,语境等各种信息的辅助,论说提供证据会需要更多时间,对于大家匆忙一两句留言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解。

            对我而言,一方面双方都要彼此给对方提供保留意见的空间,另一方要看对方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如果真的是为了交流,这次不可以,以后还会有机会的,慢慢来嘛。

  5. “明信片式照片”就是千篇一律的,但是真需要用时,自己手头有一张总比去图片库买节省吧?

    Reply

  6. 每个人都固执地以为自己是独特的个体,但又都会不自觉地向固有印象、潜在记忆靠拢。。。有时候重复一下,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人们把它称为“经历”,证明自己的存在,到此一游。

    Reply

  7.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无疑是我们脑子里已经充斥着太多的“标准式”照片,创造力的缺失会传染,尤其是主流媒体,审美趣味越单调,毒性也越大 。如果人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希望是教育⋯⋯ [:Orz:]

    Reply

  8. 其实,不要拍“已经存在的照片”有多难,这种难就像你要在生活中遇到一个问题,百度知道里居然没有人问过,这太难了。
    [:^^3:] 不过如果降低点要求呢,如果你是职业的摄影师,你所到的大部分现场其实都有很多同行,你可以把你的任务定为,拍一张和在场同行不同角度的照片,这样久而久之,也许就能拍一张没有存在过的照片了。 [:Yeah:]

    Reply

  9. 任悦老师,想问一下是否可以转载文章到我们在人人网上的小组呢?

    Reply

  10. 我觉得,对于有志于拍摄主题明确,体现情感与创造力的照片的人而言,拍摄这些已经存在的照片真的没有意义,对谁来说都是如此。想摄影,就别拍这种照片,动动脑子拍点有意思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个人喜好,那拍什么都有意义,意义在于愉悦自己的身心。

    Reply

  11. 这篇贴子是贯彻17.6的真实写照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哦!!! [:Yeah:]

    Reply

  12. 哈哈 让我想起平遥的一个展览 一个国外策展人做的 主题《师承关系》 选取了几个教授摄影的老师 然后在每个老师的学生当中选出三人 一个老师三幅作品 一个学生一幅作品 老师和学生组合展示在一起 效果非常的好 可以很清晰地从作品看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关联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假如这个展览中有中国的部分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大堆摄影协会大师的作品 或者各种不入流的观念摄影

    这就是差距! [:Wakeup:]

    Reply

  13. 我们用各种方法到达这里,一方面发现所见到的已经一如头脑里想象,另一方面则希望赶紧用一张照片结束这个旅行。

    恩,这段很精辟。
    已经好长时间了,我但凡外出旅游到一些景点时,面对一些著名的标志性东西都会产生一个拍还是不拍的纠结。结果是,每次哪怕意识强迫自己不要拍,但离开的时候心底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好像地上有张100元而我逼着自己不要去捡起来。又好像去一个画廊看展览,人人都可以拿的免费册子由于一些原因我没有拿到。。。 [:Orz:]很奇怪的感受。
    而且,这样的感觉,随着旅行能到达地方的难易程度或者旅行花费的代价的大小而异。越难的花费越大的越不容易hold住。当然肯定也有没有hold住的情况,按下了一张回来我可能不会看上第二遍的照片。 [:Orz:]

    Reply

Leave a Reply to Beardnan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